搜 索



中国侨务部门全方位引智 “海归”成就“中国梦”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2009年08月25日

  二十五年前,二十一岁的徐德清只身飞往英国,进入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攻读仪器及分析科学。“那时,身处异国他乡,在傲慢的英国人面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默默地努力,因为没有选择,更没有退路。”

  一九九五年,身为美国耶鲁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助理主任的徐德清,赴北京市参加国庆四十六周年招待会,遇到时任国侨办副主任的李海峰。李海峰鼓励徐德清回国工作或创业。六年后,徐德清“为国内工作和生活环境所动”,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带着夫人、两个孩子回到苏州。二00六年一月,徐德清和几位从硅谷回来的海归创办了威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专注数字广播通讯芯片的研发和设计。

  自一九七八年中国政府向国外派遣留学人员以来,有一百二十一万像徐德清一样的中国学生负笈海外。在最初的很多年,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外国的工作机会所吸引留了下来,学成回国的不到三分之一。随着中国经济以每年两位数增长,国内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多“徐德清式”的高端人才怀揣着“中国梦”纷纷归国。

  官方统计说,二00八年,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将近七万,是二000年时的六倍。美国《华盛顿时报》二00八年岁末时发出感叹“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学者自愿回到祖国,这个新现象受到美国重要研究学府的密切关注。”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邦。”在新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海外科技专家回到祖国,为中国的工业、教育、科研、国防等各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二年,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两千四百多人。在一九五五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中,从海外回国的学者占到百分之九十二。

  徐德清说,与新中国刚成立时相比,新时期海外高层次人才之所以愿意回国,“报国与怀乡”是一个方面,种种优惠待遇是吸引他们回国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国内各部门、各级政府的引才举措“让思念祖国的学者们发现了他们的机会”。

  以中国国务院侨办为例。国侨办自一九九九年开始,组织“海外百名博士回国考察交流团”,与地方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二000年起,先后举办五届“世界华人论坛”,为海外华侨华人工商企业、科技界杰出人士与国内相关部门高层相互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二00五年起,聘任华侨华人专家和学者组成“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国科技、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另有华创会、海科会、大连创业周、广东留交会等系列引智活动,组成了全方位的侨办系统“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根据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需求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实现抱负、成就事业的需要,发挥侨务部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多形式推动海外专业人才为国服务。

  现任国侨办主任李海峰介绍,国侨办实施“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坚持在“双服务”、“两促进”的结合点上谋划工作思路:侨务部门开展经济科技工作,必须将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海外侨胞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李海峰表示,只有注重中央和地方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注重部门之间优势互补、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引才引智计划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真正把“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做成侨务引智工作的知名品牌。如今,国侨办与各级侨务部门联动,选择了一批创业条件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目前,这些联系单位包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广州等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李海峰指出,在实施“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过程中,各级侨办还坚持吃透“两头”、抓住“中间”、办实事求实效。所谓吃透“两头”,就是要熟悉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状况,了解国内有关部门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做到知己知彼。抓住“中间”,就是实现资源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她还透露,二00九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原定于六月底在武汉举行,出于对甲型流感疫情蔓延的担忧,该活动已推迟至十月举行。今年的“华创会”将有华侨华人代表一千多人与会,比去年人数增加一倍多。(中新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