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学者郭熙:华侨子女母语教育有别于一般华文教育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2014年08月25日

  23日-24日,由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和北京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在北京华文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两岸召集人之一、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24日在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华侨子女的母语教育有别于一般华文教育。

  郭熙介绍说,目前华文教育界常常把华侨、华人这两类华文学习者相提并论。新形势下,华侨子女的母语教育应当单立另论,它应该是中国国家语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是中国公民,对其子女进行的母语教育应该有别于海外华人。

  他认为,这种区分有助于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华侨子女母语教育在很多方面既不同于国内语文教育,也不同于针对外国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还不同于海外华人的民族语文教育。

  郭熙指出,历史上的华侨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旧式侨教”和“新式侨教”两个阶段,但无论何时,侨教都把文化传承放在核心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华侨教育的对象转为“华人”身份,但不容忽视的是华侨群体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世界各地。“有华侨社会,就应该有华侨教育”。

  在他看来,华侨子女的母语教育与华人的华文教育根本差异在于前者是公民的母语教育,是国语教育。通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华侨子女能够在掌握母语沟通能力的同时,强化对国家、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郭熙坦言,尽管华侨子女母语教育十分重要,但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他列举说,中国尚未有在海外供华侨子女接受母语教育的学校;海外华文教育无法对华侨子女进行中国国家认同方面的教育;国内少有可接受华侨子女回国读书的中小学校;传统单一的华文教育运作模式难以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复杂情况相适应等。

  为此,郭熙建议加强华文教育的顶层设计,把侨教理论研究摆到更重要位置,更多依靠民间渠道;在国外积极借鉴美国、韩国等开办侨民教育国际学校的方式;在国内开设真正意义的侨校,涵盖大学、专科、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形成华侨子女教育完整体系;此外,还应在国内普通高校开设适合华侨子女需要的专业。(中新社 杨凯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