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国内侨务 > 正文

江苏南通老侨眷10年间捐出祖传文物128件(图)

2015年03月20日 09:30





顾吕鸿沈绣作品——《花鸟》(中国江苏网)

  “看看能不能扩大展馆面积,让更多人了解文博事业。”1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华侨博物馆表彰2014年度优秀义工的座谈会上,顾麟提出建议。从市区人民路孩儿巷路口往南不远,右手边的巷子里有一排老旧的楼房,若不细看,这排房子低调得让人不易察觉。67岁的顾麟就住在这里,但这位老人,又做着一件高调的事——从2005年到2014年这十年里,捐出家中古董文物共计128件。

  结缘:一次参观促成首次捐赠

  2005年12月18日,年近“花甲”的顾麟参加了市侨联组织的“归侨侨眷看南通”活动启动仪式,参观的第一站就是南通博物苑。在新馆展厅内,顾麟看到创办于1914年的南通女工传习所的一幅学生毕业证,联想到家中那幅由外婆顾吕鸿所作、珍藏了三代人的沈绣作品——《花鸟》尚保存完好。她脑海中立马闪过“若将《花鸟》拿到博物苑与学生毕业证书配套收藏,岂不更完美”的念头。

  顾吕鸿1896年生于南通,曾在女工传习所学习,得到沈寿亲传。这幅地道沈绣绣品绣一枝牡丹,花枝上有一白头鹎昂首而立,绣工精细,极为珍贵。

  “与其独乐,不如众乐。放在家中,仅由一家人来欣赏它,拿到博物苑,让社会大众来了解南通发展历史,何乐而不为呢?”顾麟说。三天后,她就带着这幅作品走进南通博物苑。

  惜缘:为祖传物品找个好去处

  2006年,顾麟又将母亲在南通基督医院时的旧物捐赠出来。2010年,顾麟又捐赠了毛主席像章等各类像章46枚,这其中还包括了她堂叔顾慰祖赠送给她母亲的28枚。

  同年,顾麟家中装潢,将60件文物寄存南通博物苑。博物苑和崇川区侨联派出专人到顾麟家中将这批古董、文物登记造册,拍照编号,举手投足间尽显文物工作者“行家里手”的专业和对文物的爱护。这一切,顾麟都看在眼里。

  “现在博物苑馆藏条件很好,能够为家中祖传的物品找一个好的去处,我很欣慰。”顾麟说。2012年5月3日,她将这60件文物再次捐给南通博物苑。

  这60件文物大多为清末、民国年间的家庭日用品、民俗用品等,包括刺绣、红木座云石插屏、粉彩酒杯、茶壶、八音钟、瓷器等,林林总总堆积起那段文化发展的立体图景,这些文物承载着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家族的变迁、一份爱国的情怀。

  此外,顾麟还向南通华侨博物馆等捐出各类文物18件。任港街道侨联分会将顾麟女士八年来捐献的110件文物珍品配以文字说明制作成精美的画册,分发给辖区侨眷、邻里居民,既是对她爱国爱乡情怀的肯定,也是对这种志愿奉献精神的弘扬。

  续缘:传递起家族接力棒

  “其实,我们家族与博物苑的缘分还要更早”,顾麟说,二十世纪初叶,由顾麟的舅奶奶创作的《孙慧基绣水月观音坐像》已入住南通博物苑。“到了我这一辈,传递家族接力棒已成我不可推卸的‘分内事’。文物不可能跟定了一个人,一件文物经历了几代人的传递,干脆给它找个最好的归宿,献给博物馆,献给国家。”

  去年10月,顾麟前往加拿大,看望定居国外的女儿。偶然间,跟女儿谈起捐赠文物这件事,女儿好奇地问,这些文物中,哪件最值钱。“这些文物都是献给国家的,该是无价的吧。”顾麟说。(杨楼)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