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海外乡情 > 正文

学者:一战华工是不应被遗忘的伟大“小人物”

2015年03月26日 14:26

  “当我第一次把手放到一个华工墓碑上时,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感觉,面对他们,我被深深震撼了。”站在法国敦刻尔克市附近的华工坟墓群中,马骊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发生在这些伟大的“小人物”身上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日前,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珍贵史料《一战华工在法国》中文版在北京正式上架发行,该书汇集了来自中国、英国和法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作为本书作者,马骊也来到现场与中国书迷见面,并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了自己与一战华工的不解之缘。

  马骊,法国知名汉学家、中国历史学家,法国滨海大学副教授,自2002年任教于滨海大学后,便开始挖掘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契约华工的历史。

  “滨海大学四个校区所在的城市,周围50公里内外零零散散地布满了华工坟墓,一排排白色的、刻着中文字的、整齐竖立着的石碑。”她告诉记者,作为历史的研究者,她深知从那时起,自己与“一战华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骊介绍说,在欧洲,关于“一战华工”历史的书籍此前已有数种面世。最早的著作是旅法华裔学者吴本中用法语出版的《华工与大战》(1939年),希望能以此唤起当时西方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而之后还有个别作家、记者,以历史小说或记录的方式写作出书,但大部分都未引起世界性的关注,而欧洲民众之前对“一战华工”的认知度也不高。

  马骊说,“一战”时期契约华工的历史,不应该仅仅出现在宣扬多元文化或为促进当今法国旅游业而展开的公关宣传中,这段历史应该得到更为准确的诠释,因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劳工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她认为,这些华工其实构成了法国最早的华人团体,他们也是欧洲内陆华人移民的先驱,但由于头绪庞杂,涉及众多领域,历史资料过于分散,档案资料的语言也各有不同,导致前人的著作一直没能引起世界范围的讨论。

  为此,马骊大量挖掘多种语言的资料,并且召集研究“一战”的同行,从多学科多角度对“一战华工”历史进行全面的分析,目的是集思广益,并尊重历史。

  2010年5月,马骊发起了一场“一战华工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起法国媒体的关注,使一战华工这一历史群体进入法国民众的视野,并于两年后结集出版了《一战华工在法国》法文版。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国防部资助了该书的出版,以示法国政府对华工贡献的肯定。

  “2016年是纪念中国劳工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年”,她直言,虽然他们没有赶赴战争前线,但积极参与了后方修筑铁路、公路、桥梁、战壕及农业生产等工作,其中约2万人长眠在这片土地,还有许多人扎根法国,成为中法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历史不能被后人遗忘。

  尽管现今,法国侨界每年清明都会组织前往法国最大的华工墓地——滨海努瓦耶尔缅怀一战华工,法国政府的一些行政机构也会出席,华工的历史渐渐被当地熟知,但马骊的研究却依旧没有停歇。

  “他们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涉及到二十世纪历史的众多关键点。所以,华工历史的研究我还会继续进行。”  (中新社 作者 陶煌蟒)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