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海科会”海外院士:海外引才政策要量体裁衣

2015年09月29日 14:22

  对话参加海科会的部分院士

  对话嘉宾

  王兆凯:水产工程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程一兵: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王硕玉: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终身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

  2015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汇聚海外英才,创新创业西部”为主题。来自海外的院士们,如何看待创新创业的四川机会?对我(四川)省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来川发展又有什么建议?日前,记者就此与参会的部分院士展开了对话。

  四川是海归发展优选地

  记者:四川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在哪儿?

  程一兵:现在中国对30多岁在国外做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理工科,因为搞理工科的人,需要一个有很强的工业技术和科学衔接的大环境。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这方面需求非常大。

  我听省领导的讲话,他讲到四川和成都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四川的工业占比是40%多,但先进的制造工业占比不到20%,沿海发达地区能占到30%左右,也就是说四川的工业与沿海有差距,这对海外求学的年轻人就是机会。成都高新区获得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有一些试点创新的政策,我觉得这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四川是海归发展的优选地,我回去(澳大利亚)会做一些宣传。

  对不同人才要量体裁衣

  记者:四川要想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应该注意什么?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来创业发展,吸引他们的除了机会,还应该有些什么?

  王兆凯:四川想在经济上求发展,希望有新的人才来,这非常好。但要注意的是,要明白你找人才来干什么,意图要明确。找人才和找技术都要有原则,要找能够增加单位面积投资的东西。

  程一兵: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需求不一样。30多岁的人注重发展的机会,注重起步发展的资源。特别是搞理工科的人,他需要一些资源,比如搭建实验室,买一些设备;40多岁的人在国外大多做得比较好,可能在国外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要让他们重新回到创业的状态有难度;对50多岁的人来说,对他们的吸引力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他们更倾向做教练员,不太可能做运动员。

  我感觉目前真正需要吸引的,真正能够为中国科技发展做贡献的,是40岁左右的人,这批人最具有动力和干劲,非常想再做一些事,而且精力充沛,在国外工作这么多年,视野开阔,具有国际上新的概念和思路。相关部门要针对不同的人的不同条件,制定灵活政策,甚至量身裁衣,增强对他们的吸引力。

  企业创新可直接让技术变产品

  记者:怎么理解全民创新创业语境下“创新”的意义?

  程一兵:创新在国外有两个重要渠道,一个是大学的研究机构,很多是科学上的创新,是实验室里面的创新。另一个大的创新,是靠企业来创新,日本很多公司,哪怕是一般的中型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雇佣很多博士生,在里面做创新研发。

  把企业的创新调动起来,才可以直接让技术变成产品。我个人觉得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可能跟体制有一定关系。相比之下,一些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创新意识要强于国有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优势地位,怎么样从机制上把他们的创新意识调动起来,让他们来主导创新,这是撬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王硕玉:创业我不懂,也没有创业的经验,我想讲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怎么培养?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新。过去没有的事物就是创新。现在大伙都强调“新”,但我觉得过于强调“新”不见得是好事,还要看创出的“新”是不是有效,是不是优秀。现在培养创新人才,要强调优秀性、有效性,这样才能把年轻人引向一个真正创新的道路上去。(刘春华)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