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华教资讯 > 正文

“海外华校校董华夏行”访河南郑州 点赞特色教学

2016年07月11日 10:34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郑州7月11日电(王秋兰)“你们做的简直太棒了!谢谢你们,小朋友,再次让我大开眼界。”来自加拿大博尔沙中文学校的校董刘贤锡一边拿着小学生刚赠送的木板画,一边弯下腰来将带着枫叶的小纪念品送给创意儿童版画展区的几位小朋友。

  8日,由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校董、校长参加的“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华校校董华夏行”参访团抵达河南郑州参观考察。

  在郑州市互助路小学锦艺校区,精彩的武术表演、苍劲有力的书画、古色古香的团扇……海外华校校董华夏行参访团的校董们一边参观,一边驻足停留,用相机或手机拍下展示区内孩子们的自制作品,并对郑州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赞不绝口。

  一边听着学生演奏的美妙音乐,一边仔细地打量着一种叫陶笛的乐器,在一旁的刘贤锡不住地点头称赞。这是什么乐器?如何吹奏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正当好奇时,展区一位老师的讲解让她茅塞顿开。

  “这里的孩子能学很多文化知识,他们做得很好,学生也非常投入,中国在教育这方面做得的确很棒,虽然我们的老师多才多艺,但我们那里的学生只能学到书法和国画等一些有限的文化知识。”

  “我们学生也是比较幸福的,为了让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家长把他们送到我们学校,老师也很敬业,每周六都放弃休息教他们学习中文。”刘贤锡说,现在她正在为学校开设音乐课发愁,并希望能引进一些古筝让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头戴黄色遮阳帽的奥克兰华新中文学校校长王博耀,祖籍河南洛阳,虽然在新西兰生活多年的他,但乡音一直未改,提到河南的一切都让他兴奋很长一段时间,当他在展区看到小学生制作烙画时,更是感慨万千。

  “中国文化其中一部分就包括烙画,原来在河南南阳很有名气,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烙画的人就少了很多,现在孩子们能学到这门艺术,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更能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近两年,中国人涌向新西兰,尤其是河南人较多,不少华侨华人把子女送到华文学校学习中文。“我们学校从小学五年级之后,就开设中文、美术以及书法和舞蹈,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习中文。在这个学校看到学生的手工制品后,深受启发,感觉国内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王博耀指着手提袋的一件手工制品说,回去后他将会把它带给他的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一下中国的文化不仅丰富而且年代非常久远。

  菲律宾中西学院校董施纯永说:“我们学校有3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是华人,也有一部分是本土人,中国的教育让我大开眼界,这边的教学很有特色,学生也很活泼,也很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想把这些引进我们的教学当中,希望我们的孩子也像这边的孩子一样,在课堂上能做得有声有色。”

  据了解,此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原教育的新风貌,交流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还为郑州教育与国际接轨搭建了友谊的桥梁,为中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