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文化宣传 > 正文

传播中国文化 普通话:高效沟通的“万能钥匙”

2016年07月25日 11: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培训基地(西北中心)在西北师范大学成立,该基地将成为中国西北各少数民族和中亚各国语言文化及教育交流的窗口,并成为“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智力支持的专业化高端智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它是我国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说好普通话意义重大

  普通话是目前在中国大陆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语言。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从国内来看还是从国际来看,普通话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化差异巨大,统一语言普通话的广泛使用,有效减少语言不同带来的沟通不便和交流障碍,使跨民族、跨地区的语言交际更加顺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熊燕谈到,随着现代市场的形成,人口大量流动,跨方言交际、跨语言交际的需求更加凸显,汉语普通话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比如汉语普通话说“他先走”,赣方言说“佢先走”,粤方言则说“佢行先”,直接用方言沟通难度大,使得产生困惑和误解的几率增加,如果都用普通话,则能更加简便及时地传达信息。

  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苗笑武认为,在现代社会,普通话越来越成为正式场合、商务领域的一种交往礼仪,使用规范、纯正的普通话是一种修养和气质的体现,也是对交际对象、合作伙伴的一种尊重。

  此外,作为对外的官方语言,普通话是中外沟通的桥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北京语言大学新闻系郭之恩老师所说,从传播的角度而言,语言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国语言正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先导。

  说好普通话并不容易

  然而在现实中,说好普通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因为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容易产生语法混淆、词语混用、语音不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语音问题往往最容易发现又最难纠正,还容易闹出各种笑话。

  近年来,各地普通话的语音问题就经常成为相声小品和网络段子的素材,在引起共鸣、博人一笑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引起社会关注、重视普通话发音的作用。例如,湖南人自称“弗兰人”;四川人说的普通话叫“川(cuan)普”;福建人经常说“我们胡建”人,把“飞机飞过去了”说成“灰机灰过去了”;“l”“n”不分的湖北人永远说不对“榴莲牛奶”的正确发音。此外,网络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关于东北人和福建人成语接龙的段子——福建人:心心相印→东北人:印(认)贼作父→福建人:父(互)相伤害→东北人:害(还)想咋地。这些令人捧腹的段子既幽默又典型,妙趣横生地反映了受各地方言影响的普通话发音问题。

  大致归纳来看,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有平翘舌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分、边音鼻音不分、“f”“h”不分等,且大多数不标准的普通话都带有方言口音。究其原因,有区域间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不平衡的影响,也有区域间普通话使用意识不强、从小训练不够的影响。

  提高全民普通话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说不标准既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成本,又容易造成误解,闹出笑话。所以,提高全民普通话水平很有必要。

  说到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法,苗笑武认为,关键是要形成全民使用普通话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在工作环境和正式场合,要提出使用普通话的硬性要求,使之成为必备要素。其次,教育单位要把普通话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从小打好国民的普通话基础。媒体单位要发挥好普通话的宣传和示范作用,甚至可以多打造一些寓教于乐的与普通话有关的综艺节目,吸引人们关注。此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规范使用和传播普通话,逐渐将使用标准普通话变为国民的一种日常习惯。

  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树立普通话意识,学习、使用标准普通话。正如熊燕所说,应该多听多练,适当学习些语言学知识,了解母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方言口音干扰普通话的问题。

  “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在跨区域交流越发频繁的今天,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中国,说好普通话既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也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谢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