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华教资讯 > 正文

广东会馆文化寻踪:支撑海外华教持久发展(图)

2016年08月24日 10:25    来源:南方日报





吴德芳多年来力推中马文化交流。


韩江学院所建的华人文化馆,展示当地杰出的华侨华人。

  开篇语

  “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1938年,著名诗人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在东南亚一带流亡辗转从事抗战活动,他留下这样一首诗,寄托了海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桑梓之情。

  广东是全国著名侨乡。明末以后,广东人开始大规模移民“下南洋”,他们成为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鸦片战争后广东人大批移民海外,足迹遍及四海。

  “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开天阔地创业在金门。”美国旧金山附近天使岛上有一块纪念碑,记录了早期华工做苦力的悲惨历史。早期广东华侨华人赴海外生存发展,大多采取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建立大量广东会馆。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领导机构,会馆集纳华侨华人之力,支援国内抗战和建设,念祖爱乡,风范长存。

  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支持下,在广东省侨办的大力协助下,南方日报记者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联合组成的采访团队,在过去三个月里,相继奔赴东南亚、美洲、澳洲、欧洲等地的13个国家采访当地广东会馆和社团,完成了《海上足音——广东会馆文化寻踪》系列报道。采访团队深入当地,探访广东华侨华人在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足迹,追述他们在海外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并着眼于今天,关注海外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期以报道推动各方力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系列报道首站来到马来西亚,近年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合点,中马两国不断加强经贸、文化交流,会馆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海上足音——广东会馆文化寻踪》,敬请垂注。

  粤人遗踪

  华人社团领袖吴德芳:七旬老人整理华人奋斗史

  站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新落成的大厦前,一位79岁高龄的老者向记者描绘华人博物馆将来开馆时的情形:逾1300平方米的展馆内,排列着老人历时多年搜集的百余种文物,铭刻着数百万华人下南洋、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的历史印记。

  而在坐落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华侨博物馆,200多件南洋华侨使用过的旧式物品颇具特色。娘惹服饰、锡制果盘、割胶工具,一件件斑驳的老物件经历悠长岁月,透出浓郁的南洋风味。2011年,同样是这位老人,将他多年搜集的藏品捐赠给广东华侨博物馆,南洋华侨早期的历史与生活就此直观展现于故土乡人面前。

  这位频频捐赠南洋华侨风物的老人,正是来自于马来西亚华人领袖吴德芳。他是广东客家人,曾担任多个重要华人社团的领袖,亦有马来西亚拿督之衔——这是大马对商界或政界要人的特别封赐。

  作为南下马来西亚的华人第二代,吴德芳出身贫寒而有机会受到完整的华文教育,这让他对华人文化有“饮水思源”的深厚感情。在多年来对华侨华人社团的领导中,吴德芳极为重视文教传播,这也成为他在多个华社一以贯之的工作重心。他曾担任三个重要华社的领导职位——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会长、客联会总会长、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通过华社的平台和个人的声誉,吴德芳多年来推动举办了各种华人文化节、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2000年,吴德芳率马来西亚客联会代表团到访梅州,参观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时,他发现博物馆尚未建成马来西亚展厅,主动表示在1年内筹办好展厅,并当即捐出4.5万林吉特为基金。回马之后,吴德芳立即展开筹款和文物资料收集工作,马来西亚展厅成功开幕。

  如今,吴德芳的晚年生活致力于梳理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历史。不久前,吴德芳作为召集人,发起成立了东南亚华人研究学会,其以东南亚11国的学术交流为主旨,进行有关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主体的研究。

  吴德芳说:“对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奋斗史的梳理研究,是为了给华侨华人走向未来提供更多的勇气和正能量。”

吉隆坡广东义山由吉隆坡开埠先驱、广东客家人士叶亚来于1895年号召华人建立,图为广东义山在1919年的牌匾,至今仍在义山高悬。
吉隆坡广东义山由吉隆坡开埠先驱、广东客家人士叶亚来于1895年号召华人建立,图为广东义山在1919年的牌匾,至今仍在义山高悬。

  追溯

  生老病死、谋生求职来找会馆

  吉隆坡市区腹地,一片茂密的绿色园地掩映在城市的高楼之间。2016年4月17日,8000多名青少年华人,在园地里踏青而行,这既是当地华人社会传袭多年的春祭活动,亦是华侨华人后裔认祖归宗的独特形式。

  这项踏青活动名为“义山行”,其所环绕的逾2000亩的绿色园地,则是在吉隆坡已有121年历史的广东义山。近而观之,形似城市中心公园的园地里,老树葱茏茂密,新旧墓碑林立,望之几无边际。由此上溯百年,10余万南下马来西亚的粤籍华侨华人长眠于此。

  在漫长的岁月里,吉隆坡广东义山一直由马来西亚数家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广东会馆负责管理和维护。雪隆地区,百年来,粤籍华侨华人去世后大多数埋于此地。广东义山及其背后的广东会馆,印记了华人的早期足迹,亦见证了华侨华人史的百年沧桑。

  华侨华人移居马来西亚已有悠久历史。大批中国人“下南洋”的风潮,则集中出现于19世纪。1805年,英国殖民者在马来西亚建立招工移民机构,此后每年抵马谋生的华工达到数百人,并逐年增长。据统计,从1805年到1916年废除契约华工为止,中国抵马的华工总数高达550万人,其中多数来自广东地区。马来西亚许多主要城镇,如吉隆坡、怡保、芙蓉等,正是由南下的华侨华人开辟。

  早期华侨华人在海外孤零无助,会馆成为华人社会的纽带和支柱。1801年,由广东梅州客家人成立的槟城嘉应会馆,是现存最古老的华人会馆之一。早期的会馆,主要基于地缘、血缘和业缘等关系而成立,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全马地缘性的广东会馆增加到350余家,其方言群主要来自广府、客家和潮汕。

  会馆既是南下华侨华人的落脚点,亦是其海外生活的避风港。会馆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全面的生活福利和各种庇护。“从生老病死,到谋生求职,会馆几乎都能提供无偿服务,它帮助华侨华人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曾任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客联会”)会长的吴德芳说。当时,会馆更成为华侨华人孤悬海外的精神寄托。由会馆组织建立的义山、庙宇,抚慰了早期华人担心客死异乡、渴望神袛保佑的心理。

  在1895年建成的吉隆坡广东义山,由吉隆坡开埠先驱、广东客家人士叶亚来号召华侨华人成立的。在他创建的雪隆惠州会馆的组织下,6间广东会馆合作成立义山,让雪隆一带客死异乡的广东人,有了一处安息之地。

  文教

  华文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体系完备

  “太平洋战争阻断了中马两地的正常交流,华人在海外只能自力更生,会馆作为华侨华人社会的支柱,更加具有凝聚力。”马来西亚客联会高级执行顾问赖观福博士说。

  和平年代的到来,让愈显古老的会馆绽发新的光芒。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此时华侨华人族群已达300余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四成。如何让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健康发展,同时保障文化绵延,会馆依旧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雪隆广东会馆总秘书谢爱萍博士看来,在社会领域,会馆成为华侨华人与大马政府沟通的桥梁,他们通过会馆在社会政治议题上发声,争取权益;在文化领域,会馆成为华文教育持久的支撑力量,保障了中华文化传统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从未隔断。

  雪隆广东会馆副会长彭忠良曾担任吉隆坡州立华文小学校长20余年,如今荣休之后,彭忠良仍以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总会会长的身份,为华文教育争取发展空间。近些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度面临师资紧缺的状况,在全国校长职工总会的多方争取下,马来西亚的师范学校增强了华文师资的培养力度。彭忠良预计,三年之后,华文师资短缺的危机有望消除。

  数百年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几乎没有出现断层。如今,全马有华文小学1200多所,华文独立中学61所,全部由会馆支撑其日常运营;在华侨华人社会的不断争取下,马来西亚在1991年允许华人自办华文大学,华文教育至此具备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中华文化的延续更新,既有赖于华文教育的稳定,更有赖于会馆体系的延续。在20世纪下半叶,如何吸引青年一代担负起会馆的传承重任,成为许多会馆的当务之急。

  彭忠良在1975年加入雪隆广东会馆,他记得,当时会馆已经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董事会里40岁以下的成员极少。会馆在当时成立了青年团,通过青年活动吸引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加入,每年会馆支出的十分之一,用于青年团的活动经费。如今,雪隆广东会馆的足球队、乒乓球队已有40年历史,舞团里更是培养出当地知名的舞蹈家。如今的会馆董事会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出自青年团。

  现状

  文化认同助力“一带一路”战略

  79岁的杨天培,至今记得1972年第一次来广州参加广交会的情形。彼时广交会的旧址海珠广场,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曾担任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会长的杨天培,一共参加了50多届广交会。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上,杨天培成为“百届辉煌杰出贡献奖”的9位获得者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初,中马两国贸易总额不到2亿美元。如今,马来西亚已连续7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马贸易总额有望在2017年突破1600亿美元,广东将贡献其中的四分之一。

  近30年来,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商会逐渐成为中马商贸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传统的地缘性会馆,则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纽带。

  “商贸交流与文化交流形成了互为促进的关系。”赖观福认为,日渐加速的经贸交流促进了中马两地的文化交流,而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又能促进经贸交流的发展。

  杨天培在马中经贸总会和客联会都曾担任会长职务,“商会开会谈怎样参与中国的‘海丝’战略,会馆开会谈怎样带着年轻人到中国认祖。文化上绵延不断的情感联系,不断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建立商贸联系”。

  推进商贸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已成为马来西亚广东会馆的普遍共识。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联合会总会长古润金说,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广东会馆应突出自身在中马文化交流方面的桥梁作用,并以此更好地推动两国经贸合作。

  2015年9月,广东省与马六甲州签署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协议,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文化等领域全方面交流合作,并启动中马广东—马六甲海洋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广东亦将依托这一重要平台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目前,广东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华为马来西亚全球培训中心都已在马加紧建设。

  杨天培如今会去马六甲等地走访新兴的中马合作项目,南马的海岸线漫长,海风习习,破土动工的项目基地在朝阳里蒙上一层紫红色的光影。“如今发展刚起步,未来一定可期。”杨天培说。

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里展示的马拉西亚槟城华人老商铺和益号老照片。
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里展示的马拉西亚槟城华人老商铺和益号老照片。

  城中探粤

  “韩江三校”:华文教育的长明灯

  夏日骄阳带着暖风吹醒马来西亚槟城的清晨,错落有致的教学楼里透出朗朗书声,“韩江中学”的牌匾渐显沧桑。穿过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西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屋檐和栏杆上的精致雕花,即使穿过70余年的岁月,仍然未改初样。

  与韩江中学比邻而居的,还有韩江小学和韩江学院。在20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在槟城华侨华人的努力下,当地相继建成三所以“韩江”为名的华文学校,其砥砺前行之足迹,恰是全马华文教育的侧影。

  槟城“韩江”,亦是潮州之韩江,其名由韩愈而来。在马来西亚开枝散叶的潮州华侨华人,正是秉承韩愈在潮州兴起的文教之风,将华文教育在海外传承延续。

  1904年,韩江家庙领导人张弼士牵头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式教育的“中华学堂”。1919年,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主席林连登等人创办韩江小学,打出“声教暨南,笃于文行”的口号。

  1950年,林连登倡议创办的韩江中学正式开学。半个多世纪来,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完全由民间运营和支撑,华社、华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槟城华侨华人一路崎岖、艰辛办校,将韩江中学办成远近驰名的华文独立中学,并培养了不少华人社团领袖,成为槟城华文教育的重要旗帜。韩江学院是在韩江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华校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的国民学校,也由此引来各族群人士的青睐,而马来西亚政府也认识到民族融合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多重因素下,大马当局批准华社自办大学。1998年,韩江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不久后申办成立了韩江学院。至此,韩江三校为槟城华侨华人建构起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韩江学院如今成为大马颇具名气的高等学府,成为凝聚槟城华侨华人社会的纽带。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传承海外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回顾韩江三校的发展史,韩江学院名誉院长谢诗坚说。

  学人论粤

  张应龙(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广东华侨史》主编):以会馆促民心相通

  在中国“海丝”战略之下,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能够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在新马地区,会馆与当地政府的沟通相对更加顺畅,政府也会参考会馆的意见。会馆可以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会馆的配合,可以让中国“走出去”更为顺利。

  除了走出去,要继续坚持引进来,除了投资还要有更多的文化交流,而会馆在文化交流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会馆去联系当地的主流社会,邀请当地主流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来中国访问,这样有利于消除隔阂,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双边合作的条件。

  要促进和发挥会馆的平台作用,一定要有具体的项目,或是有持续的项目来推进与会馆合作,比如委托会馆做一些具体的活动,通过真正有实在意义的项目,切实推动广东与海外广东会馆的联系。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李书龙 何伟楠 实习生 李新欣 罗乐 马来西亚报道 除署名外)

  (策划:莫高义 黄常开 指挥:姚燕永 统筹:陈 志 梅志清 孙国英 执行:林亚茗 李 培 联合: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