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文化宣传 > 正文

诉说闽清、诗巫侨批:中马两地跨越世纪的百年情缘

2017年09月22日 16:38    来源:福建侨报

  原标题:闽清诗巫的百年情缘

  闽清、诗巫,中马两地,有着跨越世纪的百年情缘。诗巫(sibu)也称西布、泗务、新福州,是100年前,闽清人黄乃裳带领福州人披荆斩棘开垦的新城,也是马来西亚一个以华人为主要人口的城市,市区内从商人员90%为华人(以福州闽清、古田后裔为主),当地华侨华人流行讲福州话。

  诗巫是福州人开垦出来的,介绍诗巫必先介绍黄乃裳。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黄乃裳从北京回到福建。他念及福建民生艰难,想到前往南洋寻觅可以移民垦殖的地点,一方面为穷困的同胞开辟生活的门路,另一方面也可逃避清朝慈禧太后的专制统治。1899年9月,黄乃裳举家来到新加坡,担任《星报》主笔。在新加坡期间,他到马来亚、苏门答腊、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地勘察移民点。1900年4月,黄乃裳带着几个家乡亲人来到英属沙捞越,开始实施他的宏大觅地拓荒计划。

  经过筹划考察,历经千辛万苦,黄乃裳终于在拉让江找到了垦地,并在河边搭建“亚答厝 ”(草房)作为居住点。黄乃裳通过古晋华人甲必丹王长水的介绍,与沙王布鲁克二世商谈移民垦殖事宜。双方达成协议,签订十七款条约,将其地改名为“新福州”,由王家通告各国邮政,以便通信便利。孙中山先生知道后,誉此条约为当时中国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垦地找到之后,黄乃裳以港主身份,成立“新福州开垦公司”;他一面筹办公司,一面数度回国,到家乡闽清和周边的闽侯、福清、古田、永泰、屏南等福州十邑(大部分为闽清人),招募以农民为主、包括各类工匠、商人、医生、牧师等1118人,组成垦殖团体,分三批移民诗巫。从此以后,黄乃裳与垦民们“食与共席,睡与同榻,凡平生所未偿之苦楚,无弗尽尝。”当时,诗巫瘟疫流行,气候恶劣,垦民们不服水土,病者死者时常发生,但在黄乃裳的鼓励与教导下,终于战胜自然,摆脱了困境。垦区初期只种些番薯、杂粮、蔬菜之类,后来引种橡胶成功,垦区经济飞跃发展,成为南洋群岛橡胶主要产地。

图为1951年沙捞越诗巫寄福建闽清二都侨批家书。封正面贴有沙捞越邮票,销“SARAWAK”(沙捞越)邮戳

  1904年,正直的黄乃裳因不许在垦区贩卖鸦片、开设赌场等,忤逆当时地方政府旨意,被驱逐回国。但新福州秉承黄乃裳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源源不断地从家乡吸引来大批华侨新垦民。

  为了传颂黄乃裳的功绩,诗巫将一条街道命名为“乃裳街”,还立了黄乃裳塑像,设立了乃裳中学,以志永久纪念。民国初期,福州台江万寿街也命名为“乃裳路”。现在闽清县城、六都坂东镇湖头黄乃裳故居等地,修建了黄乃裳纪念馆,塑了黄乃裳半身和全身立像,供世人瞻仰,而湖头街也更名为“乃裳街”。(谢佳宁 黄清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