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挖掘与厚植城市文化 擦亮“文化温州”金字招牌

2021年05月20日 16:27    来源:温州日报

  挖掘与厚植城市文化 擦亮“文化温州”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夏婕妤

  日前,(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调研文化事业发展时强调,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金名片”、软实力和精神根脉。温州要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由市决咨委、市委政研室与温州日报联合推出的“问计于民”栏目,本期聚焦“文化温州”建设,邀请专家学者与广大市民一起参与讨论,就温州如何挖掘和厚植城市文化建言献策。

  挖掘文化宝藏

  擦亮“文化温州”金字招牌

  两千多年来,温州这片土地上空绽放过许多文化名人。这座“地灵”的城市,正是由“人杰”支撑而起。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温州是南戏发源地,戏曲名作的《琵琶记》诞生于此;温州历史文化名人辈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永嘉学派代表叶适,明初政治家刘基,词学宗师夏承焘,现代中国考古奠基人夏鼐,数学家苏步青等都曾在这座城市留下足迹。

  如果说文化名人是城市不可多得的一张金名片,那么怎样才能深挖“名人效应”,将宛如珍珠般散落在温州文化大地上的文化遗迹,串成城市最深刻的历史记忆?温州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施小琴心中有答案。过去十多年间,她致力于挖掘和传播温州南戏文化,曾经通过《古代戏曲编创人才项目》,从全国17个省市招收30多名学员,潜心研究温州南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开创了7条南戏故里行的寻访线路。

  在施小琴眼里,温州是南戏发源地,更是“中国戏曲故里”。她说:“我们有别人想也想不来的文化‘金字招牌’,这是温州文化的底蕴和底气。”如今,施小琴有了更深远的考虑,成立戏曲网络传播中心,利用网络科技助力传统文化腾飞,让更多人钟情温州南戏,为南戏发展积蓄勃发的力量。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研究员徐宏图同样以温州南戏文化的传承为例,提出要持续加强南戏等地方传统艺术研究,全面还原发源和演绎历史,深入挖掘和展现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他说,挖掘温州南戏传统文化,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走出去,更要让南戏“活”起来。

  走出去,是指南戏研究不能走老路。徐宏图用了十几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致力研究“温州南戏到哪里去了”“现在温州南戏还留下了什么”,同时也致力于将戏曲重新搬上舞台,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活”文化。

  他说,温州南戏是中国戏曲的“文化地标”,无论是如今的越剧还是昆曲,都源自于温州南戏。把南戏研究透彻了,也是在向全世界展示“文化温州”的魅力。

  厚植文化底蕴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温州”建设作为新时代温州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既要成为温州城市形象的一张“金名片”,也要真正实现便民惠民。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每周一和周三上午,在松台街道庆年坊“文化家园”,都有温州知名声乐老师给“夕阳红声乐班”的学员们安排授课。庆年坊文化驿站的站长池云川介绍,庆年坊的“文化家园”是温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他说,“文化家园”自2014年建成至今,以“文化驿站共享空间”为主题,以“家文化”为主线开展文化家园建设,先后开设了红歌、书法、健身舞蹈、中华韵、标准舞等课程,培育了10多支文体社团,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吸引了一大批辖区居民参与。就在不久前,温州流行音乐团的名师在这里开展免费培训,而瓯剧非遗也于4月底进驻了“文化家园”。

  庆年坊“文化家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更孕育出了“家·韵”-古街和韵文化节、“家·礼”-慈孝文化节等一系列“家”主题活动品牌。庆年坊社区主任乐素贞告诉记者,依托庆年坊老巷老宅、民风民韵等文化资源,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家门口”一日游活动。

  不少居民感叹,庆年坊原来有这么多被忽视的“家珍”。这里不仅有温州民间收藏馆,还有孙怡让的堂兄孙怡泽题写匾额“南庐”。在庆年坊17号的红星馆,是浙南特委和永嘉县委建立的地下交通站,庆年坊28号则是温州市首家社区文学艺术促进会、诗词学会聚集点,经常举办各种温州庭院文化活动。

  而像庆年坊这样利用社区文化家园等载体为百姓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100米”的例子还有不少。据了解,按照“临近家门建阵地,贴近民心做活动”的理念,我市开创性地推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把优质资源和服务输送到群众身边,深受市民欢迎。

  至去年底,我市共建成城市书房102家、百姓书屋73家、文化驿站210家,成为居民及游客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文化栖息地,更是展示温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基层公共文化繁荣发展。

  问计专家

  “文化温州”为再创辉煌“赋能”

  怎样才能加快打造文化高地,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

  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董约武提出,温州的文化名人资源丰富,如一代书宗姜立纲,他的书法作品享誉海内外。还有近代的国术(武术),温州涌现出了大批能人志士。温州是全国地级市武状元最多的城市,先后出现了19名武状元,393名武进士。董约武建议温州可以深挖“武状元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温州市文广电旅游局文物处处长胡念望对“文化温州”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与市场消费如何相辅相成有独到见解。他说,“文化温州”建设要符合当下生活,要围绕消费市场和受众的需求,要透过市场来把握业态,通过消费谋划项目。

  他希望“文化温州”建设要从理论层面的研究落地到具体的生活和消费上,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助力。他说,如果从文旅结合的角度就是要有“说头”,有“玩头”,有“看头”,也要有“花头”,这样才能让文化消费和产业建设有“回头”。只有立足产业的发展,研究消费的需求,才能让温州文化产业有持久的生命力。

  百姓期待

  “文化温州”为美好生活“加码”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温州”工程,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果——首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艺术团”等创新品牌获全国推广;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高分通过验收。

  这些举措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不断向基层延伸。市民监督团代表王美凤认为,要真正落实文化温州、品质温州、人文温州,就要多关注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完善图书馆、群艺馆等公共配套服务场所。此外,社会文化组织要经常开展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城市人文气息。

  鹿城区惠民社工服务中心的郑秋子结合自己从事社会文化志愿服务的经历,提出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推动文艺进社区、进校园。同时,她也期盼政府部门能给予文化产业类项目更多的产业孵化基地,助力温州文化产业发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