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海外乡情 > 正文

闽剧在外传播史:台上娓娓是乡音 台下比比是乡心

2021年06月08日 16:18    来源:福建日报

  台上娓娓是乡音台下比比是乡心

  ——邹自振教授谈闽剧在外传播史

  本报记者 谢海潮

  新编闽剧《荔枝换绛桃》

  闽都戏曲历史悠久,不少剧目表现了福州人的风俗习惯、生活风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来说,闽剧最能慰藉思乡之情。”(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邹自振教授认为,了解这一点,对闽都戏曲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新赛乐”跨年加演

  李丽《菲律宾华语戏剧》云:“在爪哇,从1603年至1783年华商酬神做戏的活动从未间断过,而且当地的华人富豪或赌场大亨还延聘漳、泉两州乐工、优人,教导自己蓄养的婢女歌舞,日日演戏以娱嘉宾。”从中可见明中后期至清初,福建戏曲在爪哇一带的流传情况。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整个东南亚地区华侨总数已达100万人以上,除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安南(越南)外,祖籍福建的华侨占了多数。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海禁一开,大量华商、华工涌向东南亚各国,华侨人数不断增加,福州戏班也因东南亚华侨酬神、娱乐的需要而频繁赴东南亚演出。

  1887年,清朝官员李钟珏在《新嘉坡风土记》中记载了新加坡的戏园:“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其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唯彼乡人观之。戏价最贱,每人不过三四占,合银二三分,并无两等价目。”从中可知,在当时新加坡的戏园中已有福州戏曲的演出。

  1927年,福州“群芳女班”“上天仙”等戏班相继赴新加坡。此年“新赛乐”戏班在厦门演出,听闻此事,认为本班“剧目多,角色齐全,班誉也胜过‘上天仙’,如到新加坡,营业必胜于他”,故于1928年1月,“新赛乐”戏班一行70多人,由厦门搭海轮赴新加坡等地进行商业性演出,上演剧目有《刘香女游十殿》《封神榜》《陈靖姑》等。

  据史料记载,戏班到新加坡小坡“同乐园”演出时,“剧场门口挂上长一米、宽六十公分(厘米)的红漆木牌,四周装着灯光,中间写着主要演员名字和剧名,光亮夺目,美丽堂皇”。新加坡演出后即到槟榔屿,其中《火烧百雀寺》一本连演15天,不少人因排队买不到票,只得买3块钱一张的“黄鱼票”。之后,“新赛乐”又到吉隆坡、安顺、泗水、三宝山、大町洋等地演出。

  “新赛乐”此次演出,在新加坡6个月,在槟榔屿4个月,在吉隆坡3个月,在安顺20天,在印度尼西亚泗水、三宝山、大町洋6个月。返程时,又回槟榔屿演出1个月、新加坡演出2个月,之后才抵达福州。东南亚观众达100多万人次,“新赛乐”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伸缩性”令人惊奇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赴东南亚演出的戏班大大减少。邹自振分析原因:首先是受到中国抗战以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其次是东南亚当局者为了保护本地影剧业,开始限制中国戏班的进入。

  凡事都有例外。1931年夏,新加坡华侨同乡会派专人至福州,邀请叶奇官组织闽剧戏班出国演出。上文提及的“新赛乐”唱火东南亚一幕,当中的主要演员就包括叶奇官。叶奇官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兼演小生、花旦、武旦,故能欣然受聘并邀集庄鸿声、赵猴子、施凯官等人组班赴新加坡演出。

  1938年初,叶奇官为了充实演员阵容,一度回国招聘,后因抗战全面爆发,交通受阻而未能成行。另据吴田《地方戏剧在新加坡》一文记录,1935年福州“民国风”班、1938年“赛乐天”班、1947年“复乐天”班赴新加坡演出。这几个戏班“当是福州戏班”。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中,福建几大剧种只有很少海外传播的记载。1959年3月,闽剧著名艺人郑奕奏、杨瑞英应印度尼西亚椰城玉融公会、万隆玉融公会、梭罗玉融公会邀请,随带闽剧《追鱼》《钗头凤》等赴印度尼西亚万隆等地教戏6个月,培养男女演员20多人,使闽剧艺术在海外开花结果。

  “戏曲演出常常唤起东南亚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邹自振说,比如新加坡的牛车水人民剧场自1969年建成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地方戏剧演出,新加坡本地许多戏剧团体都曾在这里演出过,特别是1972年举行的地方戏曲观摩大会,剧种包罗万象,计有粤剧、潮剧、闽剧、汉剧、琼剧和京剧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福建戏曲得风气之先,陆续走出国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9月至10月,福州市闽剧院一团应新加坡华人社团邀请,首赴新加坡作商业性演出,共带去7台大戏和1台折子戏,在新加坡丽宫戏院演出22场。

  叶漫天在新加坡《新明日报》发文称:“中国福建省闽剧团在新加坡的高水平演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丰厚与瑰丽。首两场的精彩演出,的确给人一种登山望远的欢喜。我们不仅看到传统剧目《珍珠塔》的典丽,也看到新编剧目《林则徐充军》的磅礴;不仅看到这历史悠久的剧种的深博,也看到它焕然发新的巨大潜力,能古能今,其伸缩性令人叹为观止。”

  两岸“三山”传佳话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上天仙”“新国风”等班社,先后7次应台湾福州同乡会的邀请,赴台湾巡回演出于城镇乡村。其中,“新国风”于1936年初赴台演出,此时闽班已正式改称“闽剧”;1946年,该班二度赴台。

  “旧赛乐”亦于1924年、1926年两次赴台,演出的剧目有的用福州方言演唱,有的唱“啰嗦”。邹自振说,“啰嗦”即京腔,与福州方言对举,当指语言上的京腔(官腔),与“京剧”不是同一概念。“旧赛乐”赴台演出的剧目有《李世民游十殿》《辛十四娘》《九王赤珠》等,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临别赠以“人格端心”“勇神威武”“名扬海外”等字样的锦旗,对他们的演技和艺德给予高度赞扬。

  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州三山闽剧社到台湾各地演出,不料因时局的风云变幻,成为留在台湾的少数最具实力的大陆地方剧种之一。直至1986年,76岁高龄的闽剧名丑薛亦银第一个从台湾回到福州定居,次年被聘为福州闽剧院一团艺术顾问。1988年,薛亦银与李铭玉、林务夏、唐秀山等名角同台演出闽剧传统剧目《金龟记》,一时传为佳话。

  1990年,陈湘琴(已故闽剧老生陈开明的女儿)引领台湾三山闽剧社艺友回榕探亲,福建闽剧老艺人之家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会,并同台演唱了《鞭芦花》等闽剧经典唱段。

  1994年5月,福州市闽剧院一团赴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演出。这是时隔40多年后,闽剧专业剧团首次赴台演出。剧团携带了《甘国宝过台湾》《凤凰山》《碧玉簪》等10台大戏和4个折子戏,先后在台北、桃园、基隆、台中、台南、高雄、花莲、马祖等地演出。马祖全岛为此放假两天让百姓看戏,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台上娓娓是乡音,台下比比是乡心。”邹自振说,闽都戏曲利用乡音,唤醒了在外乡亲的思乡之心,在联络乡谊、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