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大使夫人都体验的湄洲女发髻,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2021年11月08日 14:06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侨网11月8日电 题:大使夫人都体验的湄洲女发髻,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近日,第六届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当天,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的夫人在现场体验“湄洲女发髻”。

  让大使夫人都体验的湄洲女发髻有什么来历?这背后又包含了什么美好愿景?小侨这就讲给你们听……

  在湄洲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帆船头造型的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的三大显著特征,代代流传,成为一大民俗奇观。

截图自中新视频
截图自中新视频

  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仙的纪念日里,湄洲岛上一片火红,湄洲女们都会梳好“帆船头”,穿上“妈祖装”、肩挑红纱笼罩的贡品,到妈祖庙祈福。

  据记载,湄洲女与惠安女、蟳蜅女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是闽中南海一大民俗奇观。

  湄洲女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发型和服饰上。她们的这身行头(帆船头、海棠衫,红黑裤子),相传是由妈祖亲自设计的。

  湄洲女的服饰被称为“妈祖装”。海蓝色斜搭襟的中式上衣代表着大海的蓝。相传,妈祖喜欢红色裤子。下黑上红的宽大裤子,是因为妈祖常年在海上救助渔民,裤子被海水打湿后,远远看着像是黑色,而上半截没有被海水打湿的部分还保持着红色,久而久之,就衍化成了上红下黑的款式,红色象征着吉祥,黑色象征着思念。

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办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办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而大使夫人体验的湄洲女的发髻,因为形状像帆船,故而被称为“帆船头”,也被称为“妈祖髻”,就是把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髻里的红头绳,代表着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船锚,寓意一帆风顺。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的夫人在现场体验“湄洲女发髻”。(截图自中新视频)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的夫人在现场体验“湄洲女发髻”。(截图自中新视频)

  “妈祖髻”的原型就在湄洲岛祖庙梳妆楼里,这里有全世界唯一一座没有戴凤冠霞帔的妈祖像,而这个妈祖像所梳的发型,就是湄洲女们效仿的“帆船头”。

  据“帆髻示志”传说记载,“妈祖髻”这个发型是妈祖生前设计的。在她18岁那年,父母要为她张罗婚事,但妈祖矢志要拯救渔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三天三夜,盘好了“妈祖髻”,并告诉父母: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她已心许大海,此生只想奉侍双亲,救护渔民,已愿足矣。

  后人崇敬她,效仿她,也以此发型来纪念妈祖,也表示她们对海神的虔诚敬意。

  自古以来,湄洲岛的生活习惯就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为了保佑出海的亲人们平安归来,湄洲女们梳起“妈祖髻”。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祝福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资料图: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春祭典礼。蔡昊 摄
资料图: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春祭典礼。蔡昊 摄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而妈祖髻也是信俗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样一个小小的 “妈祖髻”,承载了湄州女子的万千情感,流传至今,也成为了湄洲岛当地一大特色……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视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作者:曾小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