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闽籍华侨刘玉水:“办一所让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学校”

2021年11月30日 13:31    来源:福建侨报

  玉砌千秋业 水润百园花

  ——缅怀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刘玉水

  2022年秋季将是福建省著名侨建学校——惠安荷山学校建校100周年大庆。荷山学校是爱国华侨刘玉水先生独资创办的。刘玉水深受陈嘉庚精神的影响,他在国内外兴办和赞助了1所大学、3所中学和9所小学;支援祖国抗战,历经生死,始终陪护着陈嘉庚直至抗战胜利。

  一份月薪撑起一所学校

  刘玉水系惠安县东岭镇荷山东房村人。少年时期在陈嘉庚家族的惕斋塾馆就读,后到马来西亚,被陈嘉庚起用为公司职员。他为陈嘉庚爱国爱乡举办教育事业的高尚精神深深感动,于1922年秋仅靠自己微薄的月薪在家乡祠堂办起了荷山学校。在经济拮据时,他举债不改初衷,坚持把学校办下来。

  在事业逐步发展以后,陆续建造荷山小学校舍及现在的荷山中学校舍,至其逝世的1972年,共独资建设校舍8座,总面积1.4万平方米,为荷山中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在荷山中学周围十里内又独资再建了6所小学,作为荷山中学的生源校,方便了惠东一带渔农子弟及远近学生就读。其影响所及,又有2所新侨校接连开办。

  刘玉水的此种精神,深得陈嘉庚先生的称赞和支持,也带动了一批爱国侨胞和历届校友接连捐资扩建并完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使这所侨建学校与陈嘉庚创建的集美中学、李光前创办的国光中学并称为“闽南三大侨校”。现在刘玉水的嫡孙刘永世继承其祖父遗志,肩负校董会董事长,继续为这所名校的进一步发展竭尽所能。

  刘玉水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胶业巨子之后,被推选为槟城胶业公会主席及惠安公会主席,又因为他是阅书报社和《光华日报》主要股东和董事,遂成为槟城华侨华人杰出的侨领。他利用财力和影响,参与创办南洋大学(位于星州),还在槟城大量资助和筹募,支持钟灵中学、福建女校和丽泽小学等当地10多所华校。槟城的华校及中华文化能够“冠于全马”,是与刘玉水的倾力赞助支持分不开的。

  侨乡名校慰“校主”

  荷山学校办学伊始,刘玉水即亲定“慎毅”为校训,倡导“力、胆、智、学”育人目标,立志“办一所让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学校”,并誓言“荷校不成死不休”。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大力弘扬“校主倾资办学、校友倾情助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苦学”的校园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侨校优势,加强感恩励志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不断彰显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积淀了富有侨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办学竞争力不断增强。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35万多平方米,师生员工2900多人。1987年被确认为福建省重点侨校,2009年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9年3月顺利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惠安县文明校园”“惠安县教育教学成效特别突出学校”“惠安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

  今后,学校将在百年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谋求科学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高效、质量一流、特色彰显的实验性、示范性侨乡名校。

  几经生死

  陪护陈嘉庚至抗战胜利

  我们在介绍刘玉水捐资建校之时,不忘他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期间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这是至今较少为人们所了解的往事。

  祖国全面抗战开始后,作为槟城侨领的刘玉水赶赴新加坡,与南洋地区40多个埠头的华侨代表,参加由陈嘉庚发起并组织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代表大会,被推选为常委,负责槟城筹赈分会,发动全槟各阶层各界别男女老少捐资捐物,赈济祖国难民,支援祖国抗战,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在槟城形成爱国热潮,成绩特别突出,其影响所及,直至北马和中马地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19日日军占领了马来西亚,槟城沦陷,日寇把槟州改为彼南州,把钟灵中学占为州政厅,实行法西斯统治。刘玉水在槟城的所有资产全被没收,举家逃亡。

  此时,他接到陈嘉庚的急电,要他赶往星州协助成立“星州抗敌动员大会”。明知此去凶险丛生,为了抗敌,他只身冒险赶赴星州,协助陈嘉庚领导地方抗战。担任抗敌总务部副部长,协调劳工服务部、保卫部、民众武装部和宣传部工作。

  刘玉水虽然为艰苦创业的家业毁于一旦而悲戚,因和谐美满的家人各奔东西而伤心,但他全身心投入抗敌工作,坚守岗位,日夜操劳,并护卫着陈嘉庚,不到一个半月,已形容消瘦得如同另外一个人,陈嘉庚看了心疼不已。

  由于驻守的英军司令白司华投降,新加坡很快沦陷。刘玉水等人当即陪护着陈嘉庚连夜离开新加坡,先后辗转至荷兰所属的苏门答腊和爪哇玛琅等地,历经3年6个月。由于日寇日夜侦查追捕,几经生死考验,他始终陪护着陈嘉庚直至抗战胜利。

  (庄晏成 张玉春 许碧南/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