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中国引智工作世界领先 需进一步科学化和产业化

2005年4月13日

    
    由亚洲发展银行资助,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和经济科技司的紧密协助下,英国牛津大学迁移、政策和社会研究中心(COMPAS)最近完成了为期一年的“通过侨民网络促进科技知识交流”的科研项目。和以往的研究不同,该课题重点不在“海归”,而针对那些暂时不回中国的海外专业人士研究如何通过跨国网络的建设促进知识交流。
    
    自20世纪60年代“人才流失”的主题进入联合国的辩论以来,国际社会关于人才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了三种政策思路。首先在上世纪70年代,学者和政府关注的如何阻止“人才流失”;其后的思路强调如何鼓励“永久性回流”;从90年代末开始,新思路强调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人才不断流动而形成的国际联系可能比在国内的人力资源的“存量”还重要。中国政府在原来提倡“回国服务”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为国服务”。一字之差,体现了工作思路的重大推进。“为国服务”人的回归不再是决定性条件,而各种网络关系的建设、“虚拟式”的回归可能成为重点。
    
    据估算,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大约有52万,其中大约20万人已经完成学业。课题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还是一个成长中的群体,其未来的潜在价值比现实的更高。同时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向中国引回具体的技术和项目,而越来越体现为帮助中国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这两点决定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工作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引进项目上,而是要有长远眼光,以中国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工作和中国的高新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本课题不仅分析了各类政策规定,更对政府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课题认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在智力引进方面成绩巨大。政府部门启动的项目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和方法多元,使得项目间可以互补,其经验值得其它发展中国家学习。但是课题也指出,目前的工作存在过于“以政府为主导、以工商项目为重点”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重复,社会参与程度不够,并且引智工程尚未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良性机制。
    
    课题的基本结论和建议包括:
    
    ——鉴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规模和中国政府已经投入的资源,课题不提倡更多的部门介入这一领域,也不提倡把规划铺开、做大,而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加强项目之间、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以“赢利性工程”为导向的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完全符合知识交流作为一项长期的、多侧面的过程的内在规律。鉴于此,一个可能的理想格局是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如下分工:有些部门以“政策”为主,有些以“工程实务”为主,还有些以“人”为本。
    
    ——尽管我们对赢利性的工商项目非常重视,但是现在各类项目究竟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并不清楚。很多做法看似在直接运用经济手段,其实不一定符合市场规律。基于对印度IT产业发展与其IT界专业人士流动性的关系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把人才的国际流动变成高新产业发展的有机部分,把流动“产业化”。在印度,IT企业把技术项目和劳务输出相结合,专业人士的流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提供技术服务的商业活动(服务国际贸易)。这种类型的人力流动帮助中小企业积累国际资本、建立国际商业联系。印度的经验表明,有时候人才如何“外流”比如何“回归”更重要。
    
    此外,课题还就如何使引智工作更好地和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自身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如何使正式的引智项目和非正式的网络建设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英国牛津大学迁移、政策和社会研究中心(COMPAS)项飚博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