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刘浩清:东方之子赤诚心

2004年9月21日

    
    刘浩清先生被誉为香港的“石油大王”和“航运奇才”。他出生在上海,从小是喝黄浦江的水长大的。从1946年算起,他到香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对于上海和香港,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传奇人生创伟业
    
    刘浩清先生的人生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16岁时,他只身到上海洋行当见习生,19岁与人合伙开五金厂,24岁合伙创办中华轧钢厂,27岁出任大中华轮船公司总经理,并占有56%股份。
    
    从青年时代起,刘浩清先生就有一颗正义的爱国之心。抗战期间,他曾作为童子军在战场上抢救抗日伤兵。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大中华轮船公司总经理的他曾配合地下工作者,使公司的一艘名叫“大江”号的万吨轮船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征用,回到青岛,投入新中国的海运事业。1949年12月,他卖掉在香港的家产,回到广州、上海等地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在广州,他曾兼任中南打捞公司总经理;抗美援朝期间,他曾捐献半架飞机;他曾光荣地被推选为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
    
    后来,由于在运动中遭遇不公正对待,他再次到香港发展。他以“实业家的精干和上海人的商业天赋”,在香港荔枝角侨企大厦内建起了拥有几十家公司的集团企业,经营着横跨石油、航运、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东方石油公司”和“侨民有限公司”。
    
    如今,刘浩清将东方石油公司总部的业务交给长子打理,二公子协助,三公子坐镇新加坡。公司在刘浩清父子的策划和经营下,正朝着拥有船队、油库以及供油基地一体化企业的目标发展。
    
    他们非常看重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不仅因为大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他们也把这作为报效祖国的一大举措。他们在深圳建了加油站,在广州、大连、秦皇岛等地建了机油调配厂和合资油库等。他们还参与投资了上海的爱建公司、浦东外高桥的国联公司、华安集装箱公司、镇江的铁丝厂、广州的丽都酒店、广东的永成漆厂、深圳的石化海港公司等等。
    
    目前,刘浩清统率下的公司在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已拥有50多家公司和企业。
    
    除了担任香港东方石油公司董事外,他还是香港侨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石油化工同业商会、港九钢材五金进出口商会名誉会长和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赤子情深兴乡邦
    
    晚年的刘浩清先生把公司的业务交给下一代打理,他自己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捐助祖国的教育事业上。只要是对家乡有利的事,他总是想方设法成成。
    
    1977年春天,在参加广交会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浩清先生了解到广州人吃鸡蛋难,便产生了搞个“养鸡项目”的想法。他与香港实业家邓锟合作,共资助四41万8000美元,几经周折,在广州近郊建立起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养鸡场。1993年,他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没有发达的教育,国家就难以有发达,而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发展教育是根本问题。”这是刘浩清心中的至理名言。他小时候只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念完小学,便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不得不早早到上海谋生。因此,他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在故乡办几所像样的学校。
    
    1981年冬天,他在顾村中学投入了第一笔资金,建立了一所图书馆。从此,他在顾村的捐资一直没有间断过,几乎是一年为家乡办一件好事。1984年,向顾村中学捐赠了价值约30万元人民币的电脑设备;1985年,出资在顾村中学建造了“浩清教学楼”;1987年,赠送了15台苹果Ⅱ型电脑;1988年,由他出资建造的“职业培训中心”破土动工;1990年,向顾村中学赠送两台电脑和52台英文打字机和投影机;1991年,资助建设师生宿舍楼和图书馆加层工程。
    
    从1978年起,刘浩清和夫人先后在大陆兴办了5所学校、3所培训中心、2所图书馆,构筑了10项“造血工程”。除了为家乡人民办实事外,在上海市区、重庆、宁波等地也都留下了他重视教育、资助教育的足迹。
    
    此外,刘浩清先生还把目光主要投向了职业培训中心。继顾村第一所职业培训中心落成后,1991年春天,刘浩清又在四川重庆资助建造了一所旅游培训中心。1993年5月,位于上海瑞金医院的“上海高级护理培训中心”教学大楼落成,刘浩清夫妇为此捐资400万港元,并每年提供一笔奖学金,颁赠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
    
    1994年11月,刘浩清夫妇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500万元,这是这个基金会当时收到的最大一笔海外人士捐款。上海市决定设立“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刘浩清基金”,并向他颁发荣誉证书,赠送了刻有“捐资助教,功德无量”的纪念座碑。
    
    岁月流逝,刘浩清已逾古稀之年。他说:“我已是古稀之人,但仍希望今后还能在大陆多办几所学校,踏踏实实为民族为国家多办点教育事业。这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也是份内应做的事情。”(原载世界华人名人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