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8日 10: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 搭建中国和世界交流之桥
居峰
转眼间,我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已满两年,作为孔院的一名新兵,回首望去,有点想法与孔院同仁互勉。
首先,孔院发展的根基还是在各层次的语言教学,谢菲尔德大学孔院从2007年初创时期的12个班、143名学生发展到2018年的206个班、2942名学生,靠的就是优秀的教师和有质量的教学,让当地民众了解、学习、学会了汉语,并重点推动中小学及学前汉语教学与研究,成立汉语语言习得研究中心,开展针对英国当地婴幼儿(6个月-3岁)的语言习得研究,设立中英亲子双语学习班,计划招收博士后。
同时,教学活动重视本土化发展。2010年开发本土教材《汉语入门》,2013年开发本土教材《生存汉语》,2018年开发本土汉语教辅材料——《会飞的青蛙》《嘟嘟家的后花园》。此外,积极从当地中小学中聘请本土汉语教师在孔院任教。
其次,谢菲尔德大学孔院通过各种渠道,将中英之间互惠的元素介绍给对方,除了语言、文化元素外,更注重工业、商业、医疗、教育等领域中的具体元素。
比如,孔院积极推动谢菲尔德大学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与中国工业企业的合作;建立“谢菲尔德——孔子中英商务门户”,旨在把谢菲尔德打造成为英格兰北部中国企业的落户中心;2017-2018年孔院与合作方共举办了27场各类型的商务活动,帮助中英商务人士与企业更好地了解对方。
第三,多方式地推动双方之间的了解与互信。2017-2018年,谢菲尔德大学孔院连续两年承办为期3个月的教育部“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出国研修项目”,为国内培养语言文字急需人才,服务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举办中英大学校长对话活动。
总之,通过孔院,外方学习了语言,中方传递了友谊。通过孔院建立起来的友谊和信任,为中外双方提供了极好的协作机会,共同应对未来挑战。孔院是中外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为谢菲尔德大学孔院中方院长)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 |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 中国致公党 |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