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文昌:侨乡蝶变生活美 逐梦航天启新程

2021年05月25日 19:04    来源:海南日报

  文昌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侨乡蝶变生活美 逐梦航天启新程

  本报记者 李佳飞 特约记者 黄良策

  碧海蓝天,椰风习习。每逢火箭发射的日子,文昌市龙楼小镇绵延的沙滩上,总是挤满了人,人们在海边、在山上、在楼顶,架起“长枪短炮”,记录万众瞩目的一刻,为见证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欢呼和自豪。

  当星箭穿过云霄,仰望的人群回过神来,将目光投向文昌这座闻名遐迩的华侨之乡,原来这里的变化同样激动人心。

  “近年来,文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依托航天发射场建设的文昌国际航天城,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文昌市委书记钟鸣明表示,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和变化,都源自于党的正确领导,文昌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献礼建党100周年。

  星箭之下起新城

  翻开文昌市地方志,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岁月流淌、社会发展的印记——

  文昌,古称紫贝,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1995年,文昌撤县设市,当时,文昌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8.05亿元。然而到了2017年,文昌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38亿元,突破200亿元大关。目前,有120多万文昌同胞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仅是巨变的一个方面,如今的文昌正以崭新的面貌汇聚着世界的目光。

  2007年,新华社对外发布: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发射场最终“落户”在龙楼。春雷乍响,龙楼这个滨海小镇引来世界的关注。随着航天发射场区的征地工作拉开序幕,开发、建设的热潮打破了小镇昔日的沉寂。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动工建设的同时,航天项目的重要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两桥一路”(清澜大桥、海文大桥和滨海旅游公路)也相继开工。

  2012年12月,清澜大桥正式通车,桥身跨越八门湾,东郊椰林美景尽收眼底;2019年3月,海文大桥建成通车,通过已建成的滨海旅游公路(文昌段),连接起海口江东和文昌清澜;同年9月,文琼高速通车,从文昌城区到琼海博鳌仅需半小时车程。

  航天带给文昌崭新的希望,文昌也为航天搭建坚实的舞台。

  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好文昌国际航天城,文昌市坚持规划先行,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2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国信通院等国内航天、通信领域权威规划单位组成联合体,深入研究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定位,最终确立文昌国际航天城为“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国家(海南)创新融合示范区核心区域。

  与此同时,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的详细规划出炉。起步区位于文昌市文城老城与清澜新城之间,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火箭卫星研制、航天地面设备研制、航天数据应用、航天教育培训、航天国际交流等产业。

  201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宣布“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2020年6月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更是明确,要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空产业。

  随之,海南将深空产业列入海南省重点发展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将文昌国际航天城入列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2020年6月3日挂牌成立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以“法定机构”+“平台公司”的模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加快推进“三横五纵”路网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中心、文昌学校二期、文昌超算中心等项目建设,中科院科学城、航空航天大学城、主题公园、人才公寓等项目顺利推进。

  生态理念贯始终

  三面环海,拥有289.82公里海岸线,这是文昌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文昌坚持生态立市理念,着力“增绿”“护蓝”,以独具魅力的优质生态环境,吸引着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创业者。

  为保护好生态,文昌市发挥“多规合一”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加强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陆海、区域、城乡绿色发展,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开发上限的刚性约束,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市。

  抓住率先试点“三块地”改革的契机,文昌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强化土地管控,决不允许以其他项目的名义变相搞房地产项目,决不允许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决不允许炒卖土地。

  与此同时,文昌开展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六大环境专项整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文城、清澜片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和青山岭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程。

  文昌还积极推进生态海岸公园建设,全面清理海岸带陆域200米红线范围内违法建筑和养殖设施,借力航天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无违建”示范点创建,严控增量、减少存量;严格落实“河长制”,采取“一河一策”进行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确保霞洞湖、港尾沟、文清河等水质达到标准,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

  百姓安居美家园

  站在位于龙楼镇墟的文昌航天城大酒店阳台,向南望去,椰林环抱处耸立着两座高楼一般的塔台,那就是航天发射塔。“看!测控中心就在前面,我家老宅原来就在那,离发射塔也就几百米远。”当地居民薛英刚自豪地介绍,得益于航天红利,他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转型吃上了“旅游饭”。每逢火箭发射之日,他的酒店都住满了游客。

  今年72岁的郑有丰出生于马来西亚,两岁时跟随父亲回到龙楼。他所在的好圣村原本是龙楼镇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如今,这里是一个将航天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与“三农”发展充分融合,集航天文化、航天种养产业、航天科普、航天体验为一体,以“航天元素”为特色的航天科技农庄。靠着打好“航天牌”,好圣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与此前相比大幅提升。

  铜鼓岭海暇民宿临近海边,靠近文昌航天发射场,是观看火箭发射的理想之地。“一旦有消息说什么时间有火箭发射,马上就有订房的客人了,有些客人甚至提前一个多月预订。”民宿负责人李雪松说。

  航天,搅热了龙楼小镇。近年来,“航天小学”“航天农庄”“航天集贸市场”等有着“航天”烙印的招牌不断在小镇涌现,当地群众纷纷围绕航天主题创业就业。据统计,截至目前,龙楼镇有商铺900多家,其中酒店和宾馆32家,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机会。

  不止龙楼,来到文昌的游客会注意到,跨过清澜大桥,沿着航天大道驱车前行,穿过东郊椰林,便陆续可见航天科普中心、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好圣航天科技小康村、铜鼓岭自然保护区、月亮湾开发区……一个个游览点,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散落在文昌大地上,四通八达的路网将之串连成线,构成椰乡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本报文城5月24日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