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9日 0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5月8日电 题:江南“微雕”玉飞凤,如何促进东西方灵犀一点通?
——专访无锡市吴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逯俊宁
中新社记者 孙权 杨颜慈
地处中国江南的江苏省无锡市,其市徽的原型是一枚从约2500年前“穿越而来”的玉飞凤。
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吴越文化为主题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无锡市吴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逯俊宁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历史考古价值、时代变迁等脉络梳理玉飞凤的约2500年之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介绍一下玉飞凤的出土过程。玉飞凤的特色、工艺、文化意义及其珍贵之处体现在哪里?
逯俊宁:2004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原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对无锡鸿山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墓葬、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5座,连同之前发现的2座,共计发掘、清理了墓葬7座,修复文物2000余件。
考古队员在这7座墓葬中,发现了三枚凤形玉佩,后被统称为玉飞凤。其中,最精美的一枚长3.2厘米、高2.6厘米、厚0.5厘米,可谓“指头”大小,后成为无锡市市徽的造型主体。其受沁呈白色、微透明,凤额处有一红色圆斑,凤作振翅欲飞状,冠、翅及尾采用边缘切割成形,伴有一小孔上下贯穿。
玉飞凤正反两面均阴刻极浅、极细的羽片,内为羽纹,翅及尾的边缘阴刻斜线纹。
通常来说,越国玉器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玉料精良、精雕细琢、造型奇巧、纹饰细腻,在林立的诸侯国中独树一帜。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器,可谓将越玉的这些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鸿山玉器不仅有吴越地区传统的制玉工艺,亦有春秋战国时期新出现的器型和纹饰,将良渚文化的阴线细刻发展成“微雕”,尤其反映出越玉奇巧和细腻的特征。
可以说,越国玉器微雕技艺在当时非常领先。鸿山考古队领队、时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认为,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器,是春秋战国玉器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微雕,是越国玉器阴刻工艺的代表。它不仅展示了越人制玉的高超技艺,更展示了越国王侯玉器的风采。
中新社记者: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的考古成果,被列入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玉飞凤的出土对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的意义何在?
逯俊宁:相比以往发现的越国贵族墓葬,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器数量最多、种类也最复杂,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佩玉制度和丧葬用玉制度有重要意义。
璜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璜的数量代表了贵族身份的高下。从已发掘的贵族墓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有一璜、二璜、三璜和五璜,诸侯为五璜。
鸿山越墓出土的璜自大而小呈现五种不同的形态,即龙形璜、龙凤璜、云纹璜、双龙首璜和龙首璜。
此外,鸿山越墓出土的环形或璧形的佩饰自大而小,是蟠螭纹璧形佩、螭凤纹璧形佩、谷纹环形佩、绞丝纹环形佩和出郭龙纹璧形佩。玉飞凤属于佩玉,作振翅欲飞状,应佩在璧、环之间,功能有别于葬玉和服饰的装饰玉。
根据碳14测年数据及史料分析,鸿山越国贵族墓的年代应为公元前473年至前468年之间,为越王勾践的鼎盛时期。依据墓葬的等级规模和随葬器物,特别是五璜五环的发现,学界有观点认为,鸿山越国贵族墓的墓主应为仅次于越王的越国大夫。
越国贵族墓中佩玉完整组合的首次发现,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思想已渗透到偏居东南一隅的越地。
中新社记者:玉微雕技术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如何?鸿山文物如何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
逯俊宁: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越地之玉就已独领风骚。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有玉琮、玉璧和玉钺。良渚玉器硕大而深沉,神秘而严谨,尤其是玉琮上阴线细刻的兽面羽人纹和玉钺上的浅浮雕兽面纹,其制玉工艺技艺达到近乎登峰造极的地步,为南方地区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各诸侯国的玉雕艺术也争奇斗艳,精彩纷呈。此时佩玉特别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是S形的富有动感的龙、凤形玉璜,而璜的多少又代表了贵族身份的高低。春秋战国之际当为越玉发展的第二个高峰,鸿山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吴越地区最高等级的玉器和最高水平的治玉工艺。
鸿山越墓还出土了绿色琉璃珠8件,不透明,珠上有镶嵌,俗称“蜻蜓眼”。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在东周时期已自行创造并逐步熟练掌握了铅钡硅酸盐玻璃的制作技术,其主要化学成分、器型特征等与西方玻璃有明显差别。
鸿山越墓出土玻璃的化学成分显示其当为中国本土产品,玻璃璜、多彩釉陶器等更是中国自制的特有器型。但是,铅钡蜻蜓眼珠的器型,应是受到了西方输入的钠钙蜻蜓眼玻璃珠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种远古图腾,飞凤隐喻“凤凰起飞迎朝阳”。在您看来,当下可以如何通过文物外交,更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更好向世界展现中国?同时,怎样促进中国民众和海外民众在文化上的融通与契合?
逯俊宁:2007年,无锡市市徽公布,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玉飞凤是无锡的珍贵文化遗存,其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观的物质性和可视性载体,推动文物外交,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促进东西方的官方、民间及学界交流。高数量、高质量的文物外交能直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强彼此理解。
无锡拥有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中国首批命名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们将以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立足于无锡地区吴文化历史资源禀赋,通过深入开展考古调查工作,重点开展鸿山墓群吴家浜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开展鸿山墓群本体保护展示工程。
同时,深入开展公众考古体验中心建设工程,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大遗址现场的中华文明体验感,积极融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高质量推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作为博物馆,要不断加强与海内外的技术与人员交流、文物文明互鉴,让玉飞凤“振翅”海内外。(完)
受访者简介:
逯俊宁,无锡市吴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无锡市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心主任。从事文物保护工作13年,主要参与无锡新吴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江苏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 |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 中国致公党 |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
国家移民管理局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