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浅谈开展文体活动在对华裔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004年9月22日

    
    北京华文学院张宝成
    
    在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中,华裔留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就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一:作为留学生的华侨、华人子女,本身存在着很多的特殊性,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特殊群体。
    
    (1)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提起文化就很容易想到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东西,其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度规章法律、物品买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还有包括生产工具、穿戴服饰、房屋建筑、车船舟楫等,都是一个民族长期劳动和经验所取得的精神的或物质的成就,是人们体力和脑力的结晶,应该都称为文化。
    
    《华裔留学生文化背景调查》(98张宝成)的资料显示,来自世界的华裔留学生,绝大多数家中都有汉文化的背景:或是字画条幅,或是中式家具中文书籍,或是生活的街区有中文的招牌;有相对通用的方言;有欢度中国传统节日的习惯;有以聚会的形式,吃中国饭菜、唱中国歌曲、看中国影视的习惯;华裔留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汉语方言、汉字都有一个熟悉和习得的过程,有对汉文化耳濡目染的经历,有的甚至对有些故事传说,可以作到耳熟能详。
    
    华裔留学生熟悉中国文化和一些风俗,有一种外国留学生根本没有的文化归属感;华裔留学生生长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社会制度的烙印,但对中国文化又有着一致的趋同感;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听懂普通话,但大多能听懂方言;他们容易形成以同一方言或社会背景相类似的小群体,这些都是外国留学生身上没有的。同时他们对中国所发生的的一切,有同外国留学生相对一致的观察角度:即作为“外来人”来观察、了解中国。
    
    (2)不同区域所反映出性格的特殊性:
    
    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华裔留学生,由于所生长的国家不同,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有很大区别:同为华裔留学生,印尼同学腼腆、胆子小;泰国同学开朗豁达、乐于助人;欧洲同学敢想敢说,美洲同学奔放活泼;这和他们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文化风俗、华人的社会地位及所在国政府对华人华侨政策等诸多原因有关,影响了华裔留学生的性格。但华裔留学生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具有青年人的特点: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有朝气、有活力、求知欲强,喜欢竞争、以及情绪宣泄的特点。
    
    (3)社会背景的特殊性
    
    华裔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所属国家的社会制度、法律与我国有很多不同。
    
    很多华裔留学生又与各国驻华使馆、驻华机构、人员有着各种联系,还有诸多的亲戚、朋友及各种关系,散存在我们的社会中,这容易造成华裔留学生的心理依附感,同时又由于可近距离地观察人情世故,耳闻目睹地观察中国,最容易产生一些复杂、偏颇的看法等。这些都会给我们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怎样把这样一个有着诸多特殊性的群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素养的、对祖籍国有情感的群体呢?这就涉及到了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问题了。
    
    二: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不同于简单的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在教学目标上,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是不尽相同的,对华裔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应该是不一样的。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衡量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汉语这一交际工具,而华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如此——它是不能仅以HSK等级考试来作为唯一目标的,它除了要教会华裔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扬中华文化情结,培养并丰富他们的中华文化人格: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爱好和平。并把所传承的中华文化融入所在国的主流文化之中,以独特的文化人格魅力在所在国发挥作用,和当地的民族一起创造新的生活。这才是华文教育的成功所在。这是我们华教工作的既定目标,也是广大华侨送子女来中国学汉语的初衷。
    
    不可否认,华裔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学习汉语,其中大多报有功利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汉语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所以,华文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注重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应扩大加深中华文化的教学力度,使华裔留学生较多的学习和保持宝贵的中华文化情结。
    
    三:加强中华文化学习,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是搞好教育和管理华裔留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身处教育和管理华裔留学生前沿的北京华文学院华教处、学生处的老师们,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了解学生心理,,探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不断摸索,体会到在华裔学生中加强中华文化的学习,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是搞好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1)组织多彩活动,了解祖籍国,增强感情
    
    北京华文学院把“培养华裔留学生情感、了解祖籍国”放在首位,每年华教处和学生处利用春秋两季组织大型的游教活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和帮助,让留学生们切身感到处处是亲人,体会到祖籍国时时都在欢迎他们,是他们永远的家,同时让华裔留学生在游览中认识发展变化的中国。
    
    此外,平时还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华裔留学生去天安门,民族园,感受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兴旺;参观故宫、长城、十三陵,了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伟大;浏览潭柘寺、白云观、雍和宫,感受中国文化的绵远悠长;参观名人故居,领略名人的高风亮节。
    
    每年学院都带领着华裔留学生们参加“醒狮杯卢沟桥长跑越野赛”。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拜谒抗日战争雕塑园,了解中国人民苦难的过去、受屈辱的历史,引导他们和现在祖国的强大与发展对比,激发华裔留学生的爱祖籍国的热情。
    
    春节期间,班主任和学生处的老师们组织留校学生逛庙会,看灯会。帮助他们接触真实的中国社会,了解人情风俗;在浏览参观中,师生倾心交谈,其中穿插一些佚文趣事,民间传说,使华裔留学生增加了不少感性认识,看到了近几年人民生活、精神的新面貌,消除了许多误解和偏见。
    
    (2)配合教学,开设多彩的文化课,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根据华裔留学生的自身特殊性和其对中华文化的普遍心理,学院的老师们加强了对他们的文化课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开设了国画课、书法课,让学生在书写汉字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深邃奥妙;开设了唱歌课、舞蹈课,在欢乐中学习汉语,丰富精神世界;开设了手工课、编织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操作中,感受纯朴民风民俗中的智慧;开展了作文、书法和摄影比赛;组织学生开展排球、篮球、拔河等集体比赛项目┅┅通过中华文化课的学习和体育比赛,师生情感交融,增加了团体内的凝聚力。这些活动不但让学生多方面的接触到了中国文化,而且还提高了华裔留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华教处的老师们还在学生的作文中精心挑选,寻找发表渠道。当《华文通讯报》、印度尼西亚的《千岛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学生的作品时,学生们都奔走相告,非常激动。这对众多的学生努力学习汉语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义。
    
    华裔留学生是一个有特殊性的群体,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要注重其有效性,必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和措施,把这样一个受教育的特殊群体引导到我们的既定的教育目标上来:了解中国文化,保持并发扬中华文化情结,培养并丰富中华文化人格,增强热爱祖籍国的情感。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加强文化教育,决不是让学生玩一玩,乐一乐而已的问题,它能有效的提高我们对华裔留学生的整体的管理和教育水平。其作用有:
    
    (1)有增强团体内凝聚力的作用便于老师引导
    
    作为任何一个群体,其内部有一种聚集的力量,这种对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力称为凝聚力。它在一个群体中是很重要的。
    
    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文化教育活动,是各国的华裔留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乐于参加的一种形式,在活动的进行中加强了解和沟通,能有效的抵御不良影响,减少压力,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产生很大的凝聚作用。
    
    “非典”时期,各种消息不径而来,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北京的各大学院的留学生蜂涌回国,华文学院也是如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华文学院的领导和华文处、学生处的老师们,及时调整教学步骤,除切实做好消毒、预防的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各种文体活动的力度,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排除心理压力,减少干扰,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排球赛、篮球赛、书法比赛、摄影比赛等等,“为集体而比,为荣誉而赛”所产生的力量,使每一个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也让一些在回国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同学留了下来,同学的精神和心情都很愉快,情绪稳定了,学习专心了,上课出勤率很高,使华文学院成为唯一在“非典”时期没有停过一天课的学院。同时老师施以积极的诱导,将这特殊的群体中产生的的凝聚力,引向了与老师的教育目标一致的方向。
    
    (2)有信息沟通的作用:
    
    什么是信息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传达的工具不仅限于文字、语言,也包括姿态、行为等。
    
    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华裔留学生,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念,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个的特殊的个体,作为教育和参与管理的老师,首先要与他们进行沟通,沟通信息,沟通情感,沟通文化等等,但由于语言、文化不同,使情感不能一下子拉近,往往各种沟通受到阻碍。加强了文化教育,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语言障碍对沟通的限制。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可以在较少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因此,开设丰富的文化课,开展各种体育比赛,排演文艺节目都能起到沟通的作用。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能很快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信息,便于及时的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有介绍和宣传的作用
    
    在对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展示我国开放后一系列变化及有关的方针政策,以达到宣传我国的国情,增强他们对祖籍国情感的目的。华裔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具有特殊性,直面的说教不但达不到目的,往往适得其反,开展文化课和文体活动,却能有效的起到对学生介绍和宣传作用:开设唱歌课,当唱到《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大中国》等歌时,华裔留学生的感情仿佛一下子亲密了,一种情感油然而生;开设书法课时,有些学生对用毛笔写字很新鲜,抱着“玩儿”的态度看一看,手都酸了还写不好一“横”时,老师告诉他们,这需要一种“韧”性,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中国文化。你们的父母,或祖父祖母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在异乡他国开创事业的。讲到世界有四种最古老的文字,至今只有汉字,几千年来始终维持原来的面目,并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使用,其他文字或消亡了,或分裂成其他语言了,为什么?汉字具有亲和力、具有凝聚力。汉字是一种艺术,一种思想,让学生知道,要热爱中华文字。组织看京剧、杂技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让学生感受文化瑰宝的魅力编演课本剧,让他们在文艺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4)有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和管理的实践证明,在华裔留学生中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文体活动:如举办文艺晚会,时装表演,卡拉OK比赛,文化学习比赛和各种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可以打破华裔学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各种误会,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与配合,加强了凝聚力亲和力,“非典”期间由于加强了此项工作的力度,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减少了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有促进学习和提高理解能力的作用
    
    华裔留学生缺少对中国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了解,如果他们仅只在书本上和课堂上去认识中国文化,他们不光感到困难,同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不远千里来中国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多年来老师们注重启发,发挥他们的潜力,经常创造机会给同学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高级以课文为蓝本,搜集身边的生活素材,编排了《街头小景》;中级班排演了《漂来的孩子》;初级班改编演出了成语故事剧。这不但激发了学生们的才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有组织有目的让他们在丰富的文体和文化活动中,形象地了解祖籍国的语言艺术和文化传统,对华裔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