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深圳盐田区侨务部门重点做好基层侨务工作

2004年9月21日

    
    华声报讯:盐田是深圳最年轻的一个区,但侨务工作的开展在盐田一点也不显得稚嫩。
    
    据深圳侨报报道,1998年,盐田正式建区,区侨务部门通过细致的侨情调查发现,整个盐田区“侨”的数量与户籍人口数量的比例几乎达到一比一,这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侨务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将事关全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盐田区侨务部门提出了“侨务工作重点在基层”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盐田区下辖的4个街道办事处于2003年初全部建立健全了侨联组织,基层侨务工作活跃了起来。
    
    在去年召开的深圳全市侨务工作联席会议上,盐田区的基层侨务工作经验成了全市侨务部门学习的对象。盐田区侨务部门提出的“侨务工作重点在基层”的工作思路与中国侨联提出的“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的思路不谋而合。
    
    盐田区分管侨务的统战部副部长黄少龙说,“我们做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侨服务,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要让每个来盐田的侨胞都有回家的感觉”。
    
    在盐田区新区挂牌时,盐田区侨务部门就邀请了20多名港澳知名人士出席,让他们共同见证新“家”的落成。为了进一步打造盐田侨务工作的品牌,去年该区举办了“情牵故土——沙、盐、梅海外乡亲寻根之旅”活动。在寻根活动中,海外乡亲们一道喝功夫茶、吃客家菜,共叙乡情。从南非赶回来参加此次寻根活动的南非粤港澳总商会秘书长李博耀和理事张九宜到盐田区侨务部门报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终于回家了!”
    
    盐田区侨务部门对“回家”侨胞的接待工作有一条不变的原则,那就是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不论招商引资成功与否,都保持友谊常在;不论侨胞来过多少回,都热情接待。也许正是因为盐田区侨务部门的“热情待客”,盐田如今成了侨胞们想来、爱来的娘家了。
    
    在取得成绩、受到赞誉的同时,盐田区侨务工作并没有停步在街道一级,从去年梧桐社区侨联成立到今年中英街社区侨联的组建,盐田区侨务部门在侨务工作进社区、下基层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区侨务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要想让侨胞能更好地感受到回家的感觉,就要让侨务工作细致到各个角落,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上“娘家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