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进先生情系桑梓捐公益
2004年9月21日
――记李昭进先生 (刘炳火摄) 在浪花翻卷、鸥鸟翔集的晋江围头半岛东南方,有个美丽而富庶的的侨村----石圳。走进村里,只见宽阔的水泥路面平坦整洁,绿树掩映,一座座镌刻有“陇西衍派”的村民住宅栉次鳞比,十分堂皇,其间3幢红砖绿瓦、格调高雅的大型建筑一字儿排开,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就是海外侨亲李昭进先生捐建的石圳文化中心、华侨体育中心和华侨学校。 提起李昭进,石圳人无不啧啧称赞,说他怀着对故土的无限深情和关爱,带头并发动海外乡亲帮助桑梓建设,十多年来他已捐资2360多万元,居功至伟,把爱心刻写在故国家园的青山绿水间。在石圳我们多次见到这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长者,仍在不知疲倦地为村里的事操忙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便寻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艰辛创业结硕果 李昭进于1927年农历10月出生,父亲李汉览、母亲陈荷心,家里还有两个胞兄和6个姐姐。昭进2岁时,父亲病故,寡母含辛茹苦,抚育9个子女,备尝艰辛。昭进7岁入村里成美小学接受启蒙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母亲迫于生计,不得不把两个幼小的儿子送到海外谋生。年仅10岁的李昭进跟随胞兄李昭扳南渡菲律宾,开始了他在木材厂的学徒生涯。他白天做工,晚上读夜校,勤奋刻苦,不懈不怠。渐长,当伙长(饮事员)、扛木头,什么活都做,什么苦都吃。1945年抗战胜利,昭进返里省亲,第二年奉母命与后安村林培清小姐结婚,时年20岁。度完蜜月,旋即拜别老母返回菲律宾。翌年,长子伟廉出生。此后,直到1950年,昭进才与妻儿幼子相聚于香港,然后携眷赴菲定居。 1947年冬,李昭进与人合伙开办时代木厂。他之所以选择木材业,是因为菲律宾森林面积大,木材资源丰富,是世界的木业大国和出口基地。尤其是抗战胜利后,百废待举,历经战争洗礼的人民,纷纷重建家园,木材销量很大,因此,李昭进的时代木厂生意兴隆,供不应求,获利甚丰。后来,他又独资创办菲律宾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为菲埠木商的佼佼者。 1954年至1971年,李昭进先后担任菲律宾木商公会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由于他办事公道、社会活动能力强、深孚众望,1952年带头发动恢复成立石圳旅菲同乡会,并连任四届会长。1956年至1970年长达14年中,他连续七届担任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的常务理事,任过外交主任、组织主任、工商主任等要职。后来,李昭进审时度势,转行开发房地产业,60年代中期更跨越重洋进军美国,并在彼岸打开局面,至今他在美国和菲律宾均拥有庞大的房地产业,以及若干其他公司股份,成为工商界的巨子。 情溢桑梓捐公益 1984年3月,李昭进在阔别故乡38年之后,第一次返归故里。当时,乡亲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他。刚踏上这片故土,儿时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令他感慨万千。乡亲们带他到处走走看看,他发现村里除盖了一些新厝外,山水似乎依旧,村容村貌变化不大。特别在房前屋后和路旁,随处可见的许多露天茅厕,更让他皱起了眉头。他想,故乡正处于百业待兴的时期,仍然落后,身为故乡人,一定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故乡办点实事,这样才对得起已逝的父母,对得起自己的祖宗。他决定开始行动。 1988年,李昭进先生率领石圳100多位海外侨亲回乡恳亲。此行,他决定为故乡填粪坑,建公厕。当时有的海外侨亲认为捐建公厕留名不光彩,建议捐建其他项目。但李昭进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只要故乡需要的建设项目,都应努力去做,于是慨捐0万元,填没该村粪坑600多个,新建公厕23个,同时购置垃圾车,雇佣清洁工打扫环境卫生,从而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石圳依山傍海,地势高低不平,村道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天,遍地泥泞,行走不便。为此,李昭进与乡侨李瑞生、李长城、李子超、李天泉、李玉珍、李志远、李松竹、李贻秉等人一道先后兴修了通往金井以及村外果林场的水泥路、环村路,铺修了22条巷道、筑了一座村门,重建了为山洪冲毁的圳溪大桥和新建了爱国桥。为了改善村里的文化、教育、体育等基础设施,李昭进先生还分别于1986年、1992年和1995年,捐建石圳文化中心、华侨体育中心和华侨学校,总建筑面积6740平方米,耗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随后又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创设“李昭进公益事业基金会”,以存本取息方式用于公益事业的部分支出。 2000年12月,石圳华侨学校第二座教学楼落成剪彩。在会上,李昭进先生再捐100万美元,创建“李昭进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用于国内和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及突发性灾害救助。除此之外,他还参资重建李氏宗祠、石圳长房下厝“公妈厅”,捐资协助举办“李清泉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等。 石圳是昭进的故乡,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总把故国家园放在心上,须臾不敢忘怀。自1984年迄今,他已回来290多次,为动工兴建的项目操忙,无论是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施工工程、环境美化,甚至栽什么花、种什么树等等,他都亲自过问。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浇灌着他的心血。他委派一位工程师,在石圳一住8年,直到三大工程全部竣工才离开。石圳,被评为福建省的文明村和全国卫生先进村,大大得益于李昭进等旅外侨胞的鼎力扶持和帮助。由于李昭进先生的突出贡献,福建省政府曾授予他“乐育英才”的奖匾、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中菲友好的使者 李昭进先生是一位有资力、有知识、有远见、有魄力、有广泛人际关系的侨领。几十年来,他在推动中菲两国经济发展和友好往来以及关心菲华社区的公益事业等方面建树良多。 1975年中菲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后,菲律宾意欲在上海设立总领事馆,昭进从他的老友、菲律宾众议院议长黎敏尼舍那里获悉这一消息,立即坦言告之:不妥。他说,菲律宾华侨绝大部分是闽南人,厦门是旅菲侨亲出入境首选的最佳口岸,无论从哪方面看,把总领事馆设在厦门最合适,后来黎敏尼舍和菲外交部采纳他的意见,并委任他为菲律宾驻厦门总领事馆名誉总领事。此外,中国在菲律宾宿务市设立领事馆,也是李昭进先生大力促成的。1995年2月,李昭进先生还被菲律宾外交部聘为中国华南事务顾问。至于中菲两国官员互访,或民间往来,只要他所能及的,都倾注极大的热情去“牵线搭桥”、提供便利。 1997年8月20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4川西昌成功地为菲律宾发射首颗“马武海飞鹰二号”通讯卫星,时任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顾问的李昭进先生,在促进中菲合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获得了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的鸣谢奖牌。李昭进还热情关心菲华社区公益事业,曾先后捐献了7座农村校舍和一间菲律宾大学教室,为菲律宾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祖国开放改革以来,李昭进先生是一位积极的投资者,他常驻厦门,经常诚恳地向厦门市领导人建言,要敞开胸怀,迎八方来客,并以自已在海外华人中的影响力,多方游说,推动菲律宾多家著名的华人财团及工业家、银行家、百货大王等到厦门及大陆各地投资,或办厂、或贸易,促进海外华人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 由于李昭进先生的卓越才能和贡献,他被厦门市政府聘为经济顾问,并评聘为首批“荣誉市民”,他还多次以华侨代表的身份应邀晋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的亲切接见。 兴趣广泛品位高 李昭进先生不但是位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是名体坛健将、书画收藏家。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早在青少年时代,李昭进就喜欢打篮球,球场上常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他的高超球艺,令人折服。20世纪40年代,他加入菲律宾华侨群声篮球队,并成为该队的主力队员。曾于1946年8月,随菲律宾华侨群声篮球队回国,先后在厦门、福州、上海等地进行访问比赛。关于菲律宾华侨群声篮球队,《厦门华侨志》有一段记载,称“该队实力雄厚,球艺高超,在厦门先后与(厦门)“群声”、“同余”、“厦大”以及“晋江”等队作友谊比赛,四战皆捷。门票共收入129万元,全数捐做救灾款。23日,该队又在中山公园球场迎战美国驱逐舰摩尔号篮球队。比赛结果,“群声”以89比28大比分战胜美国水兵队。捷报传开,轰动全市,大长中国人志气。后该队又在上海与“回力”、“华联”、“仁余”等队比赛,连战皆捷。一时,国内许多球迷都把群声队队员视为崇拜的对象。50年代,群声球队队员已发展到第二代。1958年,李昭进亲率菲律宾联义篮球队赴台湾、金门等地参加友谊赛。出访台湾期间,李昭进还向台北市宋美龄幼儿园捐资一百万元。他的中国心、赤子情,由此可见端倪。 在体育方面,李昭进还喜欢打高尔夫球、保龄球,他是厦门凯歌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东方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在美国华盛顿及国内的高尔夫球场上,常见他潇洒挥杆击球的身影。 在文化方面,李昭进先生钟情于南音,悠闲时也能唱上几曲。为了让家乡南音社后继有人,他不仅提供场地、资金,还亲自四出访求名师,栽培出一批新秀,在南音界留下一段佳话。李昭进先生还喜欢中国画和书法艺术,曾收藏了数百幅古今名家字画。古代的如仇英的《百美图》、任伯年的《钟馗》,李鸿章、康有为、成亲王、黎元洪书写的对联条幅。现代的如书法大家启功书写的石圳华侨学校门额、门联,齐白石大师的《东方朔偷桃》、《瓜果螳螂》,范曾的《菩提达摩》、黄胄画的驴子、林风眠画的白鹭……琳琅满目,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因为喜爱艺术,李昭进先生与国内不少知名的书画家结为好友。年近期颐的前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赠送他《百寿图》,并为他撰写“峻极八闽思峻德,山高五岳众山低”的冠头对联。国画大师李可染书赠“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的条幅,还应约为石圳“李氏宗祠”题写门额。1987年11月,李昭进先生捐赠10万美元作为北京李可染艺术纪念馆基金。李可染这位踏遍祖国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山水画大师,特地画了一幅长1.97米,宽1.47米的《漓江胜景图》赠送李昭进。这一幅“胸中丘壑,笔底烟霞”的画,也是李可染一生最喜爱的精品。人们认为李昭进先生之所以特别重视推动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与他平生挚爱文化艺术的性格分不开的。 (原载《晋江乡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