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曾宪梓先生:“我要终生回报祖国和家乡”

2004年9月21日

    
    “圆点,爱慕关怀;方格,热情慷慨;叙纹,勇敢果断;细花,体贴温馨……”金利来的这条广告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主人就是1934年诞生在梅县扶大乡所里村的曾宪梓。他的父亲和叔父早年远赴海外谋生,他与母亲留在家乡相依为命,家境贫困。解放后,他先后在梅州中学和东山中学读书。1956年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工作。1963年,赴泰国与亲人团聚,不久定居香港。
    
    成功之路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经济迅速起飞,人们的穿着也随之发生变化,西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曾宪梓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现代服装的发展,西装将在社交场合越来越重要,而与之相配的领带也同样不可小视。而当时拥有几百家服装厂的香港却没有一家设备先进的领带工厂,有的只是私人作坊,大都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低劣,高档领带全是从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进口产品。曾宪梓看准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市场,决心大干一场。
    
    看着这一条条设计精美、品质优良的金利来领带,也许谁也不会想到起家时的曾宪梓的全部家当只是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必备工具和6000元港币,他要自己动手制作领带,并亲自上街叫卖。经常是早上6点即开始忙碌在裁车旁,一直干到深夜乃至凌晨。为了能真正达到世界名牌的水平,曾宪梓不惜从商店里买回各种世界名牌领带,一一拆开,研究它的用料、剪裁、色彩、造型……。他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研究领带市场的趋势走向、花色品种的新动态。经过潜心钻研,他制作的领带和世界名牌相比,已达到难分优劣的程度了。
    
    事业的成功,有时还需要机遇。曾宪梓事业的腾飞,就是从领带的易名开始的。曾宪梓的领带原来叫“金狮”牌,有一次他送朋友几条领带,不料朋友却不悦而不肯接受。原来广东话“狮”与“输”语音相近,“金狮”读起来不吉利。曾宪梓恍然警觉,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把金狮的英文名“Goldlion”的意译和音译结合起来作为中文的品牌名,“金利来”就这样产生了。1971年适逢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到香港作表演赛,曾宪梓以高价买下香港电视转播的赞助权,在表演当中,大作“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广告,一炮而红。
    
    1971年,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成立。曾宪梓每年都要率领技术人员到西方著名厂家观摩调查领带的工艺和潮流,并广召专业技术人才,设计领带花样。如今,金利来在“快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的口号下,每年向市场推出5000个花样款式,产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地开设了分司,经营范围也扩展到男士系列用品。1985年,曾宪梓当选亚洲领带协会主席。被公认为“亚洲领带大王”。
    
    永远中国心
    
    致富了的曾宪梓并没有忘记祖国和家乡,他努力实现着他的致富了“要终生回报祖国和家乡”,以及支持祖国的足球事业的人生愿望。
    
    曾宪梓常说:“我是做领带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人生在世,来时两手空空,去时也不能带走什么。我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为祖国多做一点好事,为家乡的人民留下我的一片爱心。”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就非同小可了,而且,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指日可待了。”
    
    1978年,当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时,曾宪梓就迫不及待地返回梅县,并与太太黄丽群决定每年向家乡捐赠50万元港币以重振教育和其他建设事业。随后他又捐资330万元人民币为中山大学兴建一座新的生物学大楼,捐资370万元人民币兴建嘉应大学教学主楼和图书馆,并捐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梅县创建了一所设备齐全的“宪梓高级中学”等等。为了真正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1986年,曾宪梓在梅州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领带厂——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并宣布将自己所应得的50%的利润全部用于国内公益事业。银利来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产值年年增长,并在首届中国纺织品咨询评选中,“银利来”被评为“金棱奖”。
    
    梅县是足球之乡,曾宪梓从小爱踢足球,现在他又成为一个超级球迷,他出资修建梅县人民体育场、五华和兴宁体育场,赞助中国足球队,举办宪梓足球邀请赛,向亚运会捐款……。从1978年至2002年,曾宪梓在内地的捐款逾百万元的项目70多个,先后捐款4.5亿多元。1993年,荣获“中国体育发展贡献奖”。1994年2月2日和3月26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经国际小行星中心予以编号的3388号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现在,曾宪梓担任着全国人大常委、广东省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中国足球协会顾问等职。
    
    对于国家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曾宪梓视作一种重任,他认真地说:“我一定全力以赴,这也是我回报祖国的好机会。”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应当把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多的投入到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业之中。”
    
    “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拳拳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