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伍舜德先生:舜心尧德惠泽人群

2004年9月21日

    
    伍舜德先生获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伍舜德先生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捐建图书馆
    
    伍舜德先生祖籍广东台山市四九镇塘虾村,1912年出生于台山,现任香陆海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美心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
    
    10多年来,伍舜德先生为家乡台山、江门乃至广州等地捐建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项目与日俱增,他不仅建立了一座座凝结着心血结晶的建筑物,同时还以其品德风范和远见卓识塑造着未来的主人翁和有为青年。
    
    民富国强教育为本
    
    80年代初,经历了人生60多载寒暑的伍舜德先生,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感到,国家过去的积弱贫穷,是因为教育落后,现在国家要发展,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也必须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他说:“教育是基础,本人深信要民富国强,必须以教育为本。若无教育,则什么大事都办不成。良好的教育基础为国家培养人才,直接帮助国家建设,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他在考虑到回馈乡梓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建设需要人才,人才源于教育。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也就是从根本上支持家乡建设。基于这个观点,伍舜德先生构想了他支持祖国和家乡发展教育的宏图大计。
    
    1983年的阳春三月,伍舜德先生携爱侣马兰芳女士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凝望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机会到了!他首次捐资即在故乡四九镇塘虾村兴建一座农村中学——学业中学。这间中学的建设起步不凡,不仅校舍布局合理,设计新颖,装饰讲究,而且设备完善,首开台山市电化教育和电脑教学之先。
    
    1984年8月,学业中学落成开学。随后,他又捐建了石涧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少年宫、马兰芳幼儿园、三优中心等等。这些,都是少年儿童、成人乃至老人教育和活动的基地,在家乡构筑起了“一条龙”的教育体系。他把对祖国、对家乡无穷无尽的爱,倾注在教育事业上。
    
    从此以后,伍舜德先生对家乡台山,年年有捐赠,岁岁有项目。先后建成的有:1985年建成用于台山一中化学实验的马兰芳楼;1986年他和胞弟伍沾德捐资重建四九镇石涧小学;1987年建成台山市图书馆的南楼;1988年建成台山一中规模宏伟有1800个座位的马兰芳礼堂;1991年,建成台山历史上第一间中等专业学校和四九镇康乐楼;1993年建成集台山报及其他刊物编辑、印刷于一体的台山市新闻中心;1994年建成台山市一中教务中心;1995年由其儿子伍威权捐建台山一中学生活动中心“伍威廉楼”和其孙子伍伟民、伍伟国捐建学生宿舍“昆仲楼”;1996年,建成马兰芳幼儿园;1996年捐建一座为母婴进行优生、优育、优教的“三优中心”和其儿子伍威权捐建的台山市附城人民医院,同年伍先生又捐资200万港元给台山一中建设教师生活中心和卫生室……
    
    综观伍舜德先生捐建的项目,贯穿着一根红线——教育,并且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体系;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能,从文化素质到精神素质的教育。这些,正是伍舜德先生构思已久的宏图大略的具体实施,体现了他“振兴中华,教育为本”、“振兴家乡,育人为先”的一贯思想。
    
    伍舜德先生除在家乡捐资赠物支持教育事业外,还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着力点伸展到江门市的大学。1991年,他与好友黄炳礼、黄浩川、黄乾亨、黄乾利,为五邑大学兴建了一座“台山五友楼”用于大学的机械工程馆。1992年以来,他为五邑大学捐建用于科学技术中心的“伍舜德楼”和用于工管理学院的“马兰芳楼”;1993年,他还发动孙子伍伟民、伍伟国捐建了大学赛艇会;1995年他捐建了一座为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化交流中心”,又发动儿子伍威权捐建了学生活动中心;1996年他联络好友共同捐资兴建了“十友楼”和“成人教育学院”。
    
    伍舜德先生在报效国家的同时,不忘回馈自己的母校。他捐资125万港元给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用于建设和奖学,还捐资500万港元为母校兴建了一座图书馆。
    
    10多年来,伍舜德先生为祖国、为家乡兴办文化项目30多项,还为近20项公益事业捐款。到目前为止,伍舜德先生夫妇捐资总额近9000万港元。另外其儿子伍威权捐资900万港元,孙子伟民、伟国捐资300万港元。
    
    启迪后辈心怀家国
    
    伍舜德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品德,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上,还表现在对志同道合的友人的互相勉励上,更表现在对儿孙的引导和启迪上。
    
    他的孙儿伍伟国,早年赴美国留学,学成之后,在外找一份薪酬颇高的工作。不久,利用孙儿休假回香港的机会,他对孙儿说:“美国虽然好,但你学得知识应该回到东南亚工作,这里发展的前途无限量”。当孙儿表示接受他的意见后,他让伟国回香港工作。
    
    伟国回到香港后,伍舜德先生并没有给他—份美差,却要他到牛奶公司去送货及各部门学习一年。经过两年的艰苦,才让伟国逐步升职,担任美心食品有限公司财务职员。近年来,对于捐建的项目,有合适于儿孙的,伍舜德先生也向他们发动,启迪他们回馈故乡。
    
    1993年,伍舜德先生看到五邑大学办学有成绩,有意要把她推向世界,立于大学之林。他深思熟虑之后,对孙儿伟民、伟国说:五邑大学校园内有条天沙河,我认为是可以利用的。我想利用天沙河在五邑大学建立一个学生赛艇会。有了赛艇活动,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吸引到这里来。同时,还可以趁机请带队的教授讲课,进行学术交流。这样不就可以使世界都知道有间五邑大学了么。孙儿赞同爷爷的想法,于是爷爷贷款给他兄弟俩捐资150万港元,为五邑大学建立了赛艇会。1995年,在伍舜德先生的引导下,他的儿子伍威权先生捐资600万港元为台山一中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及附城人民医院大楼,并借此纪念已故的兄长,命名为“伍威廉楼”。孙儿伍伟民、伍伟国捐资150万港元,建设—幢“昆仲楼”为台山—中学生宿舍。
    
    古语说:“崇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伍舜德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的一代家风熏陶着五邑侨乡大地。(台山市外事侨务局供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