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杭州学军中学(联合申报)
浙江大学(http://www.zju.edu.cn/)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于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1995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现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教授。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学校设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5个校区,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槃、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33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72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学科225个(另有临床医学、工商管理(MBA)、建筑学、法学、工程硕士、农业推广、公共管理(MPA)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学科138个(另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并在29个一级学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和大学生文化教育基地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96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2400余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攻读专业学位近1200人,本专科生近32000人,外国留学生480余人。有函授、夜大、成人脱产、远程教育班学生近35000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校舍总建筑面积162余万平方米。拥有计算与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教新闻中心等大量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科学馆(楼)、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完备的条件。各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5余万平方米,总藏书量562余万册,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分布面最广、学科覆盖最全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之一。学校还拥有6家设备先进、水平一流的省级附属医院以及2家出版社。近100公里长的高速计算机网络以及特设的公交线路将各校区和附属医院联为一体。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学军中学(原杭大附中)(http://www.xjhs.net/contentc.htm)创建于1956年,1978年由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5年省教委确认为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1997年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军中学现有高中教学班24个,初中教学班18个,学生2200余名,教职工200余名,其中现任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61名,一级教师59名。校园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精良。学校现有的3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1个微机教室及电教中心、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教师课件制作中心、电视演播中心等设施在省内外堪称一流,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网管中心,实现了校内联网、国内外上网,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学军中学的办学目标是: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发扬“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学校,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实验性学校,教育教学示范性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