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
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由香港中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宁波白纸板厂、中国纸张纸浆进出口公司和宁波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
合资公司于1992年6月正式成立,专业生产各类高档涂布白纸板。经多年努力建设,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53亿元,注册资本18.5亿元人币,员工1600余人,年综合产能近5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单面涂布灰底白纸板(DuplexBoard)、白底白纸板TR,黄芯白卡纸(IV)、白芯白卡(SBB)、双面涂布扑克牌专用纸(PC)、铜版卡纸(AB2)等的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生产技术及设备最先进的白纸板生产企业。
十余年来,通过加强管理,开拓市场,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至2002年连续四年经济效益处全国同行前列。2003年目标:产量48.5万吨,销量49万吨,工业总产值23.3亿元,实现利润2.2亿元。
坚持质量第一以品质赢得市场
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是公司领导者一贯坚持的首要工作方针。公司在注重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员的同时,还斥资2000多万人民币从国外引进国际最新纸板测试仪器,并通过一整套产品质量的传递反馈系统指导生产,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层层把关,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1998年4月和7月公司分别通过著名的瑞士SGS认证公司和国内CQC的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优良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表现为客诉的不断减少,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替代国内同类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
重视环保创造社会效益
众所周知,造纸企业一直被人们视为污染大户,环保作为一项投入大而又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成为造纸企业发展的一大包袱。然而,公司十分重视污染治理,先后投资1.6亿元人民币用于环保及其配套工程,对白水、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进行全面综合治理,达到或低于国家环保标准一级排放污水标准,吨纸耗水小于20M3,远低于国家造纸造行业要求的60M3的标准。1999年2月,公司通过瑞士SGS认证公司的ISO1400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造纸行业首家通过该体系认证的企业,也成为国内造纸企业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典范。
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竞争力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化企业竞争,在管理手段上与国际接轨,引进了先进的SAPR/3管理软件,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通过SAPR/3的应用,公司领导可以迅速及准确无误地随时了解企业生产、销售、采购、库存等各部门的运营情况,对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系统及时贯彻实行,保证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1996年集团总裁发出“高绩效、凌云志”号召,力争在2005年成为世界10大造纸企业之一,并聘请国际著名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在整个集团推行绩效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推行了有特色的MBOS(ManagementByOlympicSystem)管理系统,即奥林匹克目标管理制度。多年来通过实施MBOS管理系统,公司已进入良好运营状态,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勇于开拓再创辉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司在现有良好运行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自我进取,不断发展。
目前,年产100万吨的公司三期纸板项目已经启动,项目总投资118.2亿元人民币。
第一台纸机、浆处理和涂料等设备从芬兰美卓公司引进,纸机抄纸宽8.1米,车速800米/分钟,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造纸设备,配备了世界最完善的QCS和DCS质量控制体系。建成后,公司将以最好的产品质量,最大的规模,完善的销售网络,更好地为印刷包装行业提供最佳服务。
黄志源先生的简历
黄志源为黄奕聪先生之长子,194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1960年被父亲送往中国求学,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8年毕业,70年代初,黄志源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黄奕聪先生创立的印尼金光集团。现任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兼任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简称APP)总裁。
黄志源先生秉承父亲“勤俭诚信”的精神又极具发展眼光和开拓能力,在集团内长期主抓浆纸业,并对金光集团四大核心产业的发展均有不凡建树。在黄志源不懈努力下,集团的浆纸业已从70年代的一间小工厂,发展成为目前总资产达181亿美元的APP纸业集团,并跻身于世界纸业十强之一。
1989年,为表彰黄志源先生的杰出才能和业绩,印尼政府管理协会授予他杰出管理奖。在中国,黄志源先生亦获得宁波、镇江荣誉市民等称号,以及镇江市人民奖章的荣誉。此外,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企业家、黄志源先生曾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先生及夫人的亲切接见。
作为华人,黄志源先生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并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仅其亲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国拥有约40亿美元的资产,投产了13家工厂与5家林场。此外,黄志源先生还热心于中国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赠了不少资金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