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彩笔绘宏图
南益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从20多年前租用福建南安县锅厂一个旧车间起步,发展迄今已成为一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多元化、跨国经营的集团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针织、制衣、漂染、仓储、运输、房地产、花卉和娱乐、机械制造等行业,拥有40多家“南字号”企业,总投资达20多亿港元,企业占地总面积逾80万平方米,员工近2万人。企业年营业额逾25亿港元。其中,针织、制衣是集团传统业务,全部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房地产业是集团的另一支柱,所开发的泉州“宝珊花园”高级别墅区、“南丰新城”商住区、南建工业村和厦门“莲花广场”商住大厦,开发建筑总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均是当地著名大型楼盘。
南益集团名列“1998年度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的第350位,在福建泉州市企业集团规模排序中位居第一。2000年南益集团针织业务总额在香港3800多家企业当中名列第三。2002年,南益集团名列2002年福建省集团企业100强暨福建省集团资产总额100大。
南益集团董事长吕振万先生和总经理林树哲先生,始终把义利并行作为企业的经营准则,热心公益,回报社会,捐资教育,兴学育才,捐款总额累计逾1.5亿港元。
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
1980年8月28日,香港南益织造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致作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回家乡投资兴业﹗吕振万董事长以大气磅礡的十五个字为这次会议作了总结﹕“举大旗,擂大鼓,走大道,创大业,赚大钱。"从此开始了南益集团在国内创大业的历程。
当年年底,林树哲总经理代表香港南丰贸易公司与南安县二轻局签订了来料加工羊毛半成品的合同。1981年4月,创立南丰针织厂。南益集团就这样迈开了在国内创业的第一步。
1985年,南益属下南方纺织有限公司与福建省纺织工业公司、南安县南华企业公司三方在南丰针织厂来料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创办中外合资南丰纺织有限公司。一期投资70万美元,引进针织毛衣生产后半部工序,实现了从织片、缝挑、后整直到包装出口的一条龙配套。到1990年4月,具有现代标准的后整生产厂房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南丰厂基本建成。
这十年间,南丰共生产毛衣77万打,销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530多万美元,安置了1700多名员工就业。南丰的成功,反映出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也对福建招商引资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此,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先生誉之为“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
从“五朵金花”到群芳争妍
继南丰之后,南益集团又相继投入巨资,在沿海一带创办了南华、南泉、南兴、南晶等“南”字号企业,与南丰交相辉映,蔚为大观,时称“五朵金花”。
南丰、南华、南泉、南兴、南晶“五朵金花”的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显示了南益集团的决策层善于高屋建瓴,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使之与本土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客观务实的富于南益特色的管理模式,形成和谐高效的运作机制。此后,南益人又先后在遍远山区创办南发、南湖、南德、南顺等针织厂。南益集团在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山区设点办厂,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成片开发 再上台阶
九十年代是个多事之秋,世界性的经济风涛波谲云诡,国内外环境扑朔迷离,曾经令许多投资者茫然无措裹足不前。不少外商对于在中国大陆投资颇感困惑与疑虑。面对弥天风雨,南益集团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富于前瞻性的远见卓识和剖决如流的巨大魄力,溯浪飞舟,激流扬帆,再度把南益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当时,土地成片开发政策刚出台不久,集团领导洞见这是企业新的发展良机,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有力举措。1990年9月8日,在第四届厦门98投资洽谈会上,林树哲先生与泉州市人民政府、南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南安水头镇蟠龙成片工业综合开发项目协议书。总投资6亿港元,开发总面积4500亩,拟建成一座以现代轻型出口工业为主的工业卫星镇。
1991年6月8日,彩旗飞舞,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蟠龙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出席庆典的省委书记陈光毅当场挥毫题词﹕“蟠龙腾飞”。推土机的轰鸣,打破了千年的沉寂,不毛之地转眼开辟成为经济开发区。
率先落户蟠龙的,是六家“南”字号企业。1991年10月15日,南星工业机械有限公司奠基,正式揭开了蟠龙开发区实质性开发的序幕。公司占地45亩,首期投资500万美元,生产针织横机、缝盘机、工业洗衣机等“野马牌”针织机械系列产品。
1992年初,南华纺织有限公司创办,总投资150万美元,占地1.95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力为毛衣8万打。从破土动工到投产,仅仅用了11个月,当时被誉为“蟠龙速度”。
1993年3月,南益纺织有限公司诞生。总投资150万美元,占地2.26万平方米。这是集团毛衣生产运作的中枢机构,具备生产调度、样办设计、仓储运输等功能。每年可设计毛衣8000多款式,吞吐物料、成品5000余吨。
1993年10月,总投资120万美元、年产能力9万打的南泰时装针织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从基建到1994年7月正式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完成1.1万平方米建筑和全部设备安装任务,再创南益的高速度。南泰建成后,使南益集团的针织行业呈现多头并进的格局。
1995年5月28日,南华制衣分厂经过努力,顺利完成产品转型和企业转型,正式升格为南荣制衣有限公司。
精心构建多元化格局
在南益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有两条清晰的发展思路,一条是以蟠龙工业区为基地,实现针织的一体化﹔一条是依据大泉州的发展规划,追求多元化。两条思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集团的事业向纵深发展。
1992年10月11日,设立于泉州中心市区的南益集团泉州代表处正式启用,标志着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起动。其功能为协调集团各企业的运作,为各企业提供服务,承担集团的招商和新项目的筹备工作。1995年11月,经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批准,以泉州代表处为基础,成立南益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成为集团在泉州地区的信息交流中心和指挥协调中心。香港南益集团在大陆投资的企业都成为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进一步加强了对各企业的协调工作。稍后,集团驻北京代表处、集团驻福州代表处也相继成立,为集团今后在更大范畴拓展业务奠定了基础。
在市区设立南洋汽车修配有限公司,是集团多元化的一项措施。地处泉州泉秀路中段南建工业村的南洋修配,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占地15亩,可维修国内外各种名牌车辆。
为解决集团各针织厂原料漂染问题,1992年3月,南益集团和日本尤尼吉可公司等单位合资建成泉州南新漂染有限公司,总投资760万美元,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年漂染能力800万磅。从此集团纺织行业进一步配套成龙。
泉州清源山是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了促进以清源山为龙头的旅游区尽快形成,泉州市政府制定了北峰组团发展规划。配合这一规划,南益集团和鲤城区土地局、鲤城区北峰镇政府合资创办了南明娱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原西北洋南侧兴建一座水上乐园,为泉州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项别开生面的内容,成为旅游、娱乐和休闲的理想场所,填补了福建省水上娱乐项目的空白。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发展,地产业逐渐成为集团多元化战略中最重要的行业,与针织业一起构成了集团的两大经济支柱。
1993年3月,香港南益地产有限公司与泉州市鲤城区东海镇政府合资创办泉州南海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选择东海镇桃花山南麓1500亩荒山杂林地,建设宝珊花园高级别墅和4幢高级公寓。
集团房地产业务另一重点是与福建省第五建筑公司、建设银行福建省信托投资公司泉州办事处合资创办的南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南建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南建工程发展有限公司。集团同时还参与北京、厦门、上海、南昌、重庆等地的房地产开发。
香港南益集团董事总经理林树哲先生在回顾南益企业发展历程时说﹕“二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年方弱冠、英气勃发的年华,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只是打好基础、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南益集团实在还很年轻,道路还很漫长。我们集团必须顺应时代、锐意进取,发展新技朮,创造新产品,推行新管理,把企业提高到科学高效的现代化水准上来,使我们能在这个物竞天择的舞台上展现风采,拥有一个更加富有成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