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25日

公司简介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9月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之际在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设立。经过8个月的精心施工,6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屹立在工业区内,并于1998年7月正式投产。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拥有纺纱生产能力7.2万锭,年产针织用纱1200万公斤,生产针织类成衣100万打。
    
    随着中国入世2005年纺织产品全面开放时间的临近,公司也抓紧了扩充生产能力,置办新的发展设施,建立完善的生产出口对策,确保在2005年到来之际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自1998年7月正式生产以来,本着产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全面实施品质的全过程管理,在提高产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品品质的提升。正式基于产品品质第一的考虑,公司在国内、国际棉花市场动荡不定的任何时候都会紧紧盯住棉花的品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赢得了客户,保证了市场占有率,这就是俐马公司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以生存的法宝。
    
    为使客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并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市场调查和发展问题专家组,制定积极进取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推行有效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措施,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充分完全的利用现有资源,在技术日趋成熟、生产高速发展的纺织业取得全球范围的巨大进步,开辟获取更大利润的市场。
    
    俐马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不仅延伸到东南亚各国,而且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在美洲:美国、加拿大是主要的业务来源;在欧洲:奥地利、丹麦、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瑞士、英国、匈牙利等都是主要的客户来源地;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新西兰、日本拥有众多的优秀客户。在非洲:南非、纳米比亚、毛里求斯等是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
    
    服装生产是俐马的优势,公司凭借优越的管理及技术,成功地应对了发达国家日益严密的贸易保护政策的挑战。公司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平均每年成衣生产量增长20%以上。
    
    公司的优势来源于始终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源于员工们在生产和管理上高度投入的敬业精神;来源于企业一贯制的尊重人才、尊重科技的理念及落实;来源于企业集纺纱、针织、印染、成衣制造于一体的“一条龙”式的生产模式。
    
    按照公司的发展计划,服装设计中心的建立势在必行,自有产品品牌的建立也迫在眉睫。所有这些都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2005年的临近,制约中国纺织产品自由贸易的主动、被动限制将会最大限度的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环境的改善,推动着纺织产品的生产扩大,将激活整个纺织品贸易市场的交易,正因为有WTO带来的诸多利好政策,公司对纺织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全面生产5年来,每年实现近1亿元人民币的利税,长期提供3000多个劳动就业岗位,俐马公司在自己获得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相应的回报。公司是俐马集团在马来西亚的生产基地之外,第一家海外生产企业。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仅2003年上半年,就设立了3家纺织企业,1家生物科技企业,总投资1.20亿美元,希望让俐马苏州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内真正成为中国纺织企业的技术先进型、贸易外向型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俐马有限公司: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外方投资公司
    
    俐马(苏州)化纤纺织工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俐马有限公司,系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公司成立于1976年,经过20余年的精心运作,从不到100人的小型纺织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资产拥有量也从200多万马币发展到今天具有资产20多亿马币的股份制公司。并于1996年11月12日,整体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俐马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是在传统的夕阳工业——纺织业中寻找自己的春天。设备的选用瞄准的是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纺纱设备全部选用德国制造的自动梳棉、自动落纱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拥有现代化的纺纱生产设备21.60万锭,年生产针织用纱3600多万公斤,配备了针织坯布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的染整车间,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印染设备200套,大圆针织机器600多台,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生产各类针织、印花面料,年产规模近3000万公斤高级针织面料。
    
    俐马有限公司设立了年产针织类成衣860万打的服装生产车间16个,目前产品主要出口世界各地,并长期为NIKE、POLO、TARGET、GAP、WAL-MART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休闲T恤产品。年服装生产能力达到了3-4亿美元的规模。
    

管理名言

    
    团队精神,忠诚勤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83275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