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北京中粮广场发展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鹏利集团及嘉里集团共同合资组建的。北京中粮广场坐落于东长安街旁的建国门商圈内,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6万平方米的时尚购物中心及两幢分别为13层和14层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北京中粮广场位于建国门内大街,面临东长安街,毗邻北京火车站,地铁建国门站和北京站近在咫尺,周边人气旺盛的甲级写字楼林立,形成建国门商业区,备受京城商业投资者的青睐。
北京中粮广场自开业以来在房地产业享有极高声望和信誉。而其之所以能够在北京房地产业显示出卓越不凡的素质,则可以用一个“品”字来概括。这“品”字中所蕴含的,既是“品位”,又是“品质”,更是一种“品格”。
品位——企业之生命
开业初期,中粮广场采用场地全租赁的经营模式,商品侧重于服装百货这一主题。当初发展商的设想是从业态组合到商品结构以及服务种类本着“大而全”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不同的租户经营的商品种类及定位各不相同,档次悬殊,品种杂乱,形不成规模,使中粮广场难以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总体形象。中粮广场从1996年开始尝试租赁经营以来,虽然出租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但租户们经常抱怨:中粮人流少,经营效益不稳定。这样一来,中粮广场难以形成大批稳定的租户。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00年底。
虽然许多人认为购物中心就应该是综合化的,规模越大越好。然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而全”的模式难以生存和发展。中粮广场在重新定位之后,对购物中心的布局进行调整和规划。在购物中心业态的组合上,保留了地下一层的百佳超市、嘉世堂药店和四层的餐饮服务项目。麦当劳餐厅和星巴克咖啡厅作为中粮广场高档写字楼的服务项目继续保留。地上二层由经营服装全部改造为经营家居饰品。地上三层由经营服装全部改造为经营名品家具,突出配套整体设计和装修设计,每个店都有设计工作室。
如今,中粮广场购物中心家具和家居总的营业面积达到了1.2万平米,拥有国际顶级家具品牌20多种。中粮广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以家具和家居饰品为主题的目前国内档次最高的进口家具名品荟萃之地。
品质——企业之灵魂
对于长安街大多数房地产公司而言,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渊源:地理条件、便捷交通、市场环境、竞争压力,甚至同一档次的硬件设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粮广场硬件方面的优势与竞争对手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中粮广场能超越其它物业,靠的则是品质上的优势,即“管理与服务的优势”。
北京中粮广场自1996年开业以来,一直委托著名的凯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高素质的专业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以“诚信管理、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为指导,奉行“业户至上、管理于物、服务于人”的服务宗旨,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创立了优质的品牌。
经过七年的努力,北京中粮广场已经取得了ISO9000和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双认证。舒适及安全的办公购物环境赢得了广大租户的一致好评。
中粮广场写字楼为用户提供宽敞灵活的办公空间。同时,中粮广场为入驻商家提供了充足的IDD国际直拨电话线路,有2000条内线供应客户租用,另设有卫星天线和闭路电视系统,完善的消防系统、设施完备的停车场,因此使中粮广场写字楼目前的入住率保持在95%以上,一直遥遥领先于同行业。
由于中粮广场购物中心有上百家独立经营的零售商户,如何通过统一有效的管理来提升中粮广场的整体形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粮广场的管理者服务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租户,另一个是来中粮广场购物的顾客。对租户既要关照又要严格要求,为了保证中粮广场销售的商品品质,中粮广场配合工商和质检等执法部门联合打假,一旦发现欺诈和假货现象严肃处理。同时,定期邀请消协和工商局的执法人员来给租户讲授相关法规,目的为维护广大顾客的利益。
“倾听客户,理解客户”是中粮广场管理层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它道出了中粮广场参与竞争的玄机。中粮广场作为成熟物业的代表,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
中粮广场的先进理念,是公司多年积累与努力的结晶。管理层认为,服务的终极目的在于为客户着想。因此,发挥员工之所长,然后将先进的管理观念灌输到各个管理阶层,上下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高效率的整体,使公司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是优质服务的必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粮广场的软件管理已趋向成熟,使员工与公司、员工与客户、客户与公司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一种时时刻刻以倾听客户,理解客户为准则的工作理论。
一如中粮广场所推崇的另一宗旨:“拥有先进的硬件不足为奇,但同时拥有决策权和丰富的经验,才可谓百里挑一”。先进的管理水平,过硬的服务质量,在折射出中粮广场品质所在的同时,更向国内房地产业发出一道宣言:打破惯有的行为模式,企业才能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品格——企业发展之源泉
“品格”蕴含着强烈的文化内涵。中粮广场的企业文化特征,可谓中西合璧,它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厚德,又极具创新争雄之精神。
中粮广场的企业文化,首先表现在其有着合作团结精神。管理层灌输给员工和管理层的就是合作协调的意识。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团结合作所产生的凝聚力是迎接挑战的强大武器。
为了达到“客户需要什么,中粮广场就提供什么”的宗旨,中粮广场人凡事力求从极细微的小事做起。管理层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了解客户,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严律自身的工作环节,以挑剔的态度对待自身工作。同样,中粮广场成功的经营策略与丰富的管理经验,无不暗示着企业文化的厚重与多元。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北京中粮广场发展有限公司外方投资公司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透过其附属公司鹏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于1992年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中粮广场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北京中粮广场」。
中粮香港乃中粮公司在亚太区的区域性集团及全资附属公司。中粮香港自1981年于香港注册成立以来,以蓬勃发展的香港为依托,凭借母公司中粮公司提供的强大后盾和中粮香港决策层高胆远瞩、积极进取的经营战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粮油食品加工、贸易、酒店与地产发展投资、旅游设施于一体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
中粮香港透过在港上市的附属公司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从事粮油食品及有关业务,包括食品贸易、油脂提炼、酒类饮品及面粉制造。其经营的“长城”牌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及“金帝”功克力等亦为国内著名的优质品牌之一。此外,中粮香港于2000年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成为可口可乐在中国3家装瓶商之一。截至2003年6月,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参股的国内可口可乐装瓶厂共有14家。
中粮香港及其附属公司(“集团”)一直亦致力地产投资的业务发展,参与发展及兴建的地产项目及投资物业遍布国内外。集团早于1991年在香港建成第一幢楼宇“冬青阁”,而兴建的第一幢商业大厦“鹏利中心”于1993年落成,成为集团在港的主要投资物业。“北京中粮广场”乃集团于1992年参与发展的国内商业大厦。
中粮香港于1992年购入北京天平利园酒店的股权,易名为北京凯莱酒店,迈出进军国内酒店业的第一步。其后集团陆续于大连、沈阳、三亚、哈尔滨、青岛、南昌及苏州建立一系列的凯莱酒店,并由中粮香港成立了凯莱国际酒店有限公司管理旗下凯莱系酒店。集团的酒店,现已跻身世界酒店企业300强行列。而由集团参与开发的海南岛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现已成为亚洲区热门的旅游度假胜地,并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
资料:
薛国平:中粮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粮香港”)之母公司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粮公司”),而驻港领导为薛国平董事副总经理。
薛国平先生自1994年加入中粮香港,亦为中粮公司的执行董事及副总裁,并任中粮香港属下在港上市之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董事。薛国平先生出生于中国河南省,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具有高级经济师之专业。薛国平先生自1976年起加入中粮公司历任各分公司主管,并曾被派往国外工作十多年,在国际贸易及管理方面积逾二十多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