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从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看海外侨胞的行为模式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2010年02月01日

  中国人有记载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延年益寿药。据说徐福等人后来到了日本,就在日本住下来了。如果传说属实,那么,徐福率领的数千童男女,就是第一批移居海外的华人了。 到了唐代,中国与外国的交通,无论陆路或水路,都非常发达。中外通商贸易,也十分繁盛。随着对外贸易的发达,中国人旅居海外的逐渐增多。为避战乱而移居海外的,数量也不少。明清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了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的历史。据统计,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止。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为1000万人,到今天,估计总数已达5000万人。这源远流长的华人移民史留给我们的除了对祖先们坚忍跋涉的赞叹,是他们造就了如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历史奇迹,更令人深思的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当地落下脚来,并生根发芽,繁衍生息。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或者说中国人的民族品格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历代传承的民族性,是长期共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和理想所形成的。就像德国人的务实与科学精神,日本人的勤奋守纪与维新自强精神,中华民族也有着受其传统文化影响的心理特征和民族品格。这种心理特征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走出国门的华人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结社、经商甚至婚丧嫁娶都深深烙上了中国的烙印。我们剖析这种民族性的心理特征,不仅有利于知晓侨胞的过去,更可帮助我们分析当代社会海外侨胞的心理特征,增加与其打交道的针对性。

  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但是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缺乏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朵奇葩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两千多年,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与儒家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中国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教育而潜移默化,走出国门的华人自然也不例外,两种哲学思维巧妙地为其海外打拼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初出国门,需要开拓进取的关键时刻,华人多接受儒家入世、有为的观念,使他们满腔热情经世致用,开创事业,上孝双亲,下养子嗣,而一旦他们遭受事业挫折或者精神打击,道家就会把他们接过去,帮助他们建立超脱的态度,消除他们的苦闷,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另外,我们不否认佛教甚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与思想也在帮助侨胞消除精神苦痛,寻求心理解脱方面发生过积极作用。正是这种“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的实用主义态度,帮助海外侨胞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开创家业并逐渐发展壮大,为他们提供了极具韧性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的认知境界和思维方式、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受其群体心理特征的支配和影响。相对应的,在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熏陶之下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必将深深影响海外侨胞的心理轨迹。我们在梳理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同时,必将从中或多或少观察出海外华人一贯的行为轨迹,甚至到今天也不例外。

  其一,勤劳俭朴、自强不息。中国人的勤劳俭朴,无论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中,都享有盛誉,有口皆碑。海外大多数侨胞,尤其是一二代正是靠着勤劳持家挖掘的第一桶金,逐渐积累资本,积聚财富。勤劳、自强,是海外侨胞尤其是早期侨胞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二,求同务实,谦和持中。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制以来,中国人就有一种求同务实,封闭保守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这种心理强调做事要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求标新立异,不敢锋芒毕露。同样的心理折射到海外侨胞身上,就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做人处事谦和温存,但保守自闭。很多侨胞一辈子没有走出唐人街,一辈子只认同中文和中餐,游离于所在国主流社会之外,就是这种心理作用的结果。其实,唐人街的形成除了有方便海外侨胞在异国他乡就近抵御外族的欺辱,方便侨胞们言语的沟通的外因,中华民族心理特征中求同、保守的因素也是重要的内因之一。

  其三,家庭为重,亲疏有别。中国人家庭观念最重,从小接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恩爱,亲友诚信的教育;全家成员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个人理想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这种“亲亲”观念形成了相互依靠的亲情、族情、乡情,也形成了海外华社所特有的关系网与裙带风。无论是移民方式、经营模式甚至是社团结构,海外华人群体特别是某些传统华社都将“家族”和“乡亲”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这其中,就有明显的民族心理特征的烙印。

  其四,伦理为纲,尊卑有序。孔孟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同样,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的民族心理也自然地成为海外侨胞的心理贯式,这也最终成为广大海外侨胞爱国爱乡行为的心理潜因。同样,尊卑礼序传统也使老侨有着无法言说的长者心态,认为新侨应对其有理所当然的尊重,而新侨多不了解老侨的奋斗历程,尊卑礼序传统观念也有一定的淡化,心理特征的差异,即使只是程度的不同,也成为新老侨之间矛盾的原因之一。

  其实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对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中华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兼容并蓄,吸收很多外来文化的元素。这使得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越发开放,越发具有亲和力和相容性。这个特点在海外新老侨胞之间表现地非常明显。老华侨的行为规范基本是传统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投射,新侨方面就多了不少新的特点如开放性更强、喜欢与当地人接触、更加注重自身成长等,但相对应的,一些传统的心理要素如俭朴、谦和、持中、尊卑等在新华侨华人身上出现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在华人二三代中,随着他们对所在国主流民族品格的接受和内化,其中华民族心理特征更加弥显消融。我们不能确定是否不同的民族品格在一个特殊群体中出现的是此消彼长的趋势,但至少处于一种文化占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文化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更容易自然地被群体中的个体所接受,并乐于表现出来。这也就解释了虽然成长于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中,甚至可能会说一定的家乡话,但许多华人二三代的行为方式却更趋同于所在国主流民族的心理特点。不过不论民族心理特征如何演变,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一个基本的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轮廓还是存在并占主流的,这也是我们侨务部门开展工作的着力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对海外侨胞的行为模式还是有很深的影响。这种心理特征来自于文化的浸润、血缘的传承和父母行为模式的参照,形成的过程不是刻意的,但是一旦定势,便会对侨胞个体一生产生影响,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他们的判断和行为。我们在工作中与侨胞接触,就是用亲情和中华文化培养和激发侨胞心底的中华民族品格,使他们对祖籍国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和心理依赖性。侨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我们需要了解影响海外侨胞行为模式的心理潜因,需要通过其成长经历综合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构成。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找到与其“交心”的切入点。达到“广交朋友、深交朋友”的目的。我们侨务工作一直竭尽气力所开展的海外华文教育,除了能够弘扬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给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人二三代提供一个浸润中华文化的环境,力争将其学习到的中华文化中的精髓迅速内化为民族心理品格,将中华民族心理特征中的很多优秀元素如爱国爱家、团结和谐等在华人二三代中外显出来,从而进一步增加其对祖籍国的向心力。这种变化是外显的,但过程确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华文教育产品时,要尽可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其中,着力在海外华人二三代中培养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增强他们的中国情结,从而从心理层面达到团结广大海外侨胞的工作目的。(腾剑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