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李海峰: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2012年04月16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认清使命,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一、认清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肩负的重大使命

  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自觉肩负起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独特魅力的光辉体现。广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既是涵养侨务资源、增强中华儿女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对我友好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需要。当前,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尚需进一步增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尚需进一步完善。侨务工作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应当充分利用侨务资源,努力为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海外侨胞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新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为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有助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更高的起点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步伐逐步加快、形式更加多样,在缩小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增强跨国文化传播能力上取得长足进步,这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现有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平台渠道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还不相适应。我们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积极为海外侨胞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搭建更为广阔多样的平台,努力为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文交流机制,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作出贡献。

  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使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需要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实践,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使文化成果更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加强联谊、服务和引导,充分激发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我国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充分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发挥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的生力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海外侨胞日益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和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空前增强,许多国家和民众日益重视通过海外侨胞来学习中华文化。与此同时,海外侨胞落地生根意识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他们逐步走出“唐人街”,以开放自信的心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他们身上体现的中华文化气息,在加深住在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加强侨团建设,将广大海外侨胞凝聚起来,坚持以侨为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感召力和认同度服务。

  发挥海外华文教育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重要通道作用。海外华文教育对于海外侨胞保持中华民族特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在世界各地广泛持久地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独特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外侨胞联系祖国的情感纽带,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考虑,还是从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支持海外华人社会开展华文教育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有两万多所华文学校广泛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文教师有数十万人,在读学生达到数百万人。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教育部门愈加重视搞好当地华文教育,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及热心人士对华文教育的捐助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海外华文教育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大有可为。我们应当继续重视和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为海外侨胞学习认知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充分发挥其在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发挥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海外华文媒体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中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依靠力量和推动力量。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和宣传中国,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团结,维护华侨华人福祉,推动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增进所在国家对中国的了解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海外华文媒体有500多家,日益成为影响国际舆论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把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作为构建全球性华文传媒网络的重要一环,引导海外华文媒体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维护和传承。

  发挥侨资侨智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于海外侨胞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广泛的商务网络,同时比较了解住在国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比较熟悉海外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在参与我国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应当加强统筹规划,积极向海外宣传我国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侨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建设领域,引导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开展文化领域的创新创业,鼓励他们与国内文化企事业开展合作。

  三、充分整合运用侨务资源为弘扬中华文化服务

  要充分整合侨务系统资源,创造条件,多措并举,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满足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文化需求,营造对我有利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丰富“文化中国”内涵,办好“四海同春”、“名家讲坛”、“中华才艺”、“中华医学”、“中华美食”等特色文化活动,切实将“文化中国”做成感知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巨大魅力的精品活动。积极发掘地方优势文化资源,推动地方优秀文化项目“走出去”。善于借助侨务资源优势,通过举办侨商文化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协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以及更多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文化产品“走出去”。

  支持海外侨胞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健全涉侨文化协调和工作机制,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播贡献奖,设立侨务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和中华才艺培训基地,支持海外侨团侨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公共性文化活动,促进中华文化与当地其他族裔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华星书屋”和“华星影库”建设,大力扶持海外侨胞自主创办的各类文化团体,培养一支文化骨干力量。推动建立华侨华人文艺团体合作机制,支持海外侨胞举办全球和地区性中华文化交流合作活动,鼓励他们与当地主流社会共同举办中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引导海外侨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与当地民众的团结互助,充分展示中国人民讲信修睦、包容开放、和谐文明的优良传统,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认识。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组建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建设世界华文文学网站,开展世界华文文学评奖活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蓬勃开展。

  大力拓展华文教育。加强与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协同配合,开展华文教育情况综合普查和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制定华文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与华文教育重点国家政府教育部门的交流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民众的理解与支持,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华文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与重点华教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大对海外华校的支持力度,推进海外华教事业发展。发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和国内华文教育基地的作用,吸收大批侨胞子女来华留学,发挥国内华文教育的“孵化器”作用。推进华文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工作,提高华文教育质量。加强中国华文教育网络建设,办好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推广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举办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和以“中国寻根之旅”为品牌的各类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开展“中华文化大乐园”夏(冬)令营活动,增强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加强华文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扩大中华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支持中国新闻社完善新闻资讯采集网络,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使之成为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和影响国际舆论的跨国传媒集团。办好“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海外华文媒体地方行”等活动,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海外华文媒体与国内传媒界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增强华文媒体的整体话语权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直接面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求是》作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李海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