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农历二月十五
搜 索



华人科学家抱团回国创业 投身医学产业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2013年06月27日




段燕文

  他,25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医学副教授。

  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独立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项目首席科学家。

  他,专注抗癌中药研究,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他就是华人科学家段燕文。近20年来,段燕文担任着国家“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多个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创新基金、重点新产品、湖南省重点计划等20余个科研项目,在中药抗肿瘤药物、抗癌转移药物等研发及产业开发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阴差阳错 与医结缘

  1966年,段燕文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军官,母亲是军医。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父母调往长沙工作,段燕文也来到今后的故乡湖南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的他,高考时因突患急性肠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一科。也因如此,一心想考上海交大的段燕文,等来的却是衡阳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身在医学院,心却在上海交大。段燕文甚至用旷课方式,让学校劝退自己。但很快,段燕文凭借能力坐上了医学院学生会主席的“宝座”,这个角色使他浮躁的心安定下来。

  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段燕文的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并在两位喜好自己教授的影响下,迷上了运动医学。

  大二时,医学院决定选拔培养临床与预防医学跨学科师资,段燕文从4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转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预防医学专业。

  期间,段燕文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渡过的。暑假,学校常停水停电,无菌室平均温度高达三十七八摄氏度,密不透风的空间,让人窒息,段燕文一呆就是4-5个小时,好几次中暑。为保证实验能连续进行,他每天还要清洗、包扎、处理消毒近百支吸管,冬天还要在水里漂洗百余条织物,往往一头扎进实验室,几天才能出来。

  幸运的是,段燕文的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1991年,在全国第二届肝炎消毒研讨会上,段燕文宣读了题为《WD复合碘灭活乙肝病毒的效果及研究方法》的论文,其“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应技术评价灭活乙肝病毒的效果研究”引发了大会关注,也是国内外首次提出的观点。

  翌年,段燕文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中国医学界最年轻的教授。

  抱团回国 回乡创业

  1992年,段燕文在湖南创办了长沙慈航药物研究所。三年后,他又创办了国外研究、国内是产业基地的长沙慈航制药有限公司,开始了医药的产业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一家由留学人员创业为主、专业从事抗癌系列中药药物创新研制,及产业化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同年,段燕文带着其研究成果“WD复合碘”赴泰国,对当地正在进行的“性病艾滋病”做技术指导。研究中,他发现,艾滋病患者症状有并发症,且肿瘤如卡波氏肉瘤的发病率相当高。由此,他迅速确定了进一步研究方向:攻克肿瘤。

  因国内无先进研究设备与技术,段燕文决定留学美国。

  在美期间,各项研究活动都顺利进行。段经常穿梭于学校和实验室之间,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挥,成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独立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项目首席科学家。

  “十五”期间,中国对新药研究的投入加大,而“十一五”期间,中国16个重大项目中的一个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投入就达60多亿,吹响了中国发展新药开发产业的号角。2005年,段燕文毅然带领10位在国际上有名的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成立了长沙天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留学创业中心。

  产业报国 心系家乡

  “湖南生物资源多样,湖南人敢为人先。”除了家乡情结,这是段燕文选择回乡创业的另一个原因。

  回乡后,从2007年开始,段燕文连续多年在长沙组织“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中美圆桌会议”,并组建“组合生物合成与天然产物医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将国外医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介绍给湖南乃至中国医学领域人员,推动了湖南医学产业的创新。

  此外,段燕文主持完成了国家创新基金、湖南省重点计划20余个科研项目。其与团队研发的系列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均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

  然而,段燕文并未沉溺于成功带来的喜悦。看到成绩的同时,他颇为担忧湖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小,产品创新周期短,是湖南医药的瓶颈。”段燕文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行业,为此,要想走得更远、更快,湖南需要大量培育、积累人才和技术,让其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勇于创新。

  多年来,照在段燕文头上的光环始终不断。无论是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还是海外高科技专业人士优秀代表,段燕文对家乡长沙的感情一直未泯

  “湖南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进步,对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海外人才,以及民营企业的认知度较之前更高了,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省份。”这是段燕文眼中湖南的变化。

  时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侨胞选择来湖南投资兴业?段燕文说,这是因为湖南的环境进一步优越,政府对“侨”扶持力度加强。

  目前,侨资企业数量占来湘投资外企的70%。针对侨资企业的发展,段燕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侨创办的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侨则是高新技术产业,要以针对性举措,在其发展过程中加以扶持,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助其做大做强。”

  如何让侨界资源成为湖南发展的一支突起军?段燕文说,湖南不是侨务资源大省,可变为侨务资源利用大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志在云中行,脚在泥中走。”这是段燕文的座右铭。“我的最终目是打造中国人自己原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迈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创新大药,走中国新药创造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新路。”(中新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