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创新引领万侨汇智 第17届海科会在成都举行

2018年09月10日 16:12    来源:四川日报





第十六届海科会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

  走过十六届,再迎海科会 创新引领 万侨汇智

  共赴一场九月的盛会,共商一个永恒的话题。

  天府之国,高朋满座、群贤毕至。

  走过十六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再次朝我们走来。

  9月10日至1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九三学社中央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海科会在成都举行。

  这一次,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8名海内外院士,148个海外创新团队,以及多名海外名校校长、教授和专家学者,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长,全国侨商代表,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等都成为盛会的嘉宾、对话的主角。

  创新引领,万侨汇智。

  就像接力棒一般,一届又一届的海科会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球,瞄准海外尖端科学家、高端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在川产生一批学术合作成果,引进一批人才来川发展,促成一批高新科技项目落户四川,带动一批海外人才与中国西部开展交流合作。

  大幕已启,好戏连台。

  □元静(图片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提供)

  A 汇聚世界智慧 打造思想盛会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特、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格登、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因为这5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到来,今年的海科会再次“星光熠熠”。

  时光仿佛回到去年,阿龙·切哈诺沃就曾站在海科会的演讲台上,他的再次来川,无疑体现了这一盛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去年9月,包括阿龙·切哈诺沃在内的6名诺贝尔奖得主不仅发表精彩演讲,而且走进高校与师生互动,走进创客园区与创业者交流。

  一道道“思想的盛宴”,让人大呼过瘾。汇聚世界智慧,海科会不仅把目光对准了诺贝尔奖得主。

  海内外知名院士、高校校长、资深教授、“千人计划”专家等,通过参加各项专场活动和赴高校、市州参访等,为四川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并针对四川创新创业进行专业指导……在智慧与观点的碰撞中,海科会成为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动力的思想盛会。

  “引才更要注重长远性和针对性,充分做到‘一事一议’甚至‘一人一议’。”海外引才顾问、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会长曾毅表示。“人才一定要跟着项目走,而且要打造优质项目。创新型项目是首选,打造精品项目产生的辐射作用会带动更多人才选择四川。”海外引才顾问、新加坡天府会会长杜志强表示。

  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建议:“四川要做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城市环保设施和农村环保设施并建。”清华大学教授周建军建议:“西南地区水电潜力巨大,有必要考虑把水电和光伏发电捆绑起来,将光伏架在水面上,一方面可以发电,同时也能依靠太阳能短波保护水体水质。”

  这样的建言献策,在海科会比比皆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科会已成为中国西部与世界人才合作的重要桥梁,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引才引智平台,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与人才交流盛会之一,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样的共识早已达成,作为举办地的四川更是受益良多。

  B 紧扣发展中心 助力全域开放

  在盛大的开幕式后,今年海科会的10场专场活动悉数登场:第四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九三绿色发展论坛、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创新发展论坛、人工智能高峰论坛、第三届中英高峰合作暨先进功能材料论坛、中英现代农业与食品创新论坛、2018“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论坛、海外高新科技项目路演、主题市活动——宜宾市专场对接洽谈会。

  在主体活动和分场活动以外,海外创新团队还将携科技项目、部分侨商代表赴泸州市、内江市、眉山市开展项目路演和对接洽谈。

  从生物医药到绿色发展,从先进材料到人工智能,从现代农业到食品创新,从高新科技到创新创业……每一项专场活动都直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沿、紧扣四川产业迈步的方向。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四川要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助力科技与人才交流的海科会,对四川而言正当其时。

  四川高度重视并倾力打造海科会这一涉侨重大品牌活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科会连续四年被列为四川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重大对外开放活动之一。今年,为全面落实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海科会被列为继续办好的深化对外开放平台载体之一。

  “海科会从1995年创办以来,尤其近年来几乎是年年举办,规模一届超过一届。”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不仅是海科会的魅力所在,更是开放四川的吸引力所在。

  与海科会遥相呼应的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先后在欧洲、北美洲、澳洲举办三场海外分场比赛后,第四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在成都决出最后的胜负。

  20多年来,海科会深入服务我省海外引才工作,经历了由小至大、由低端至高端的变迁,工作重心也经历了由经济合作为主到人才科技合作为主、由单纯的智力引进到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并重、服务全域开放的转移。

  开放的平台,更需开阔的视野,更需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

  C 力求务实长效 服务四川发展

  2017年海科会,412名海外人才与省内244家重点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引才引智协议,其中,博士304人,约占74%;成功签约项目93个,金额699.96亿元。

  2016年海科会,3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会,集中签约278名海外人才,高新科技项目89个,签约资金382.8亿元。

  2015年海科会,612位海外专家学者和跨国公司技术主管参会,引进高新科技项目34个,签约资金72.75亿元。

  2014年海科会,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387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共促成签订投资合同项目28个,项目金额总计84.3亿元。

  ……这是近年来海科会交出的成绩单。

  数据背后是海科会一直以来力求的务实长效。尤其是近两届海科会,实效性显著提升,签约人才数量共690人,占海科会历史总量1712人的40.3%;签约项目金额1082.76亿元,占海科会历史总量2159.96亿元的50.1%。

  仅以去年为例,在人才招引方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名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被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聘请为名誉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被西华师范大学聘请为特聘教授。邓文中、高唯、马丁·窦伏、刘新垣、马俊如、魏于全、王献昌等海内外院士分别被眉山市和遂宁市聘请为城市发展顾问。新聘和续聘了14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四川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顾问,目前全省海外引才顾问达53名。

  在项目招引方面,四川省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签订省校合作协议,这是四川实施省校合作战略以来,首次与海外高校尤其是世界百强名校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全球十大孵化器之一的休斯敦技术中心将其在中国的首家分中心正式落户成都“侨梦苑”。此外,眉山市与加州中心签订加州智慧小镇协议,泸州市、绵阳市也分别与英国诺丁汉市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

  合作成效不止于此。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四川学院(简称“海创学院”)揭牌、中国西部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简称“海创基金”)签约、四川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以“海科会”为对接平台、“海科杯”为项目平台、“侨梦苑”为服务平台、“海创学院”为培训平台、“海创基金”为融资平台的我省“五位一体”全链条、全要素海外招才引智工作体系初步建成,探索出了一条汇聚创新要素、推动人才项目与资本融合、服务成果转化的新路子。

  历届出席海科会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彩观点

  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当下的中国,可以借鉴人才兴城的经验,让更多优秀人才落地生根。个人非常看好整个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四川在这方面有禀赋,寻求和四川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

  罗伯特·默顿(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四川正当时。四川应该意识到技术在更新,环境在变化,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模式都需要创新,而不是对过去简单的复制粘贴。例如,过去是以金融产品为导向,现在则要转向于顾客的需求,这是全球金融服务发展的大趋势。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四川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发展进步非常大。在成都有很多初创公司得到大力支持,但大学科研机构得到的支持较小。要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开展更多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理查德·罗伯茨(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成都的创业氛围让人惊讶,四川的创业环境让人满意。几乎所有公司一开始规模都很小,早期运营都很困难。“小”和“困难”对创业来讲或许是好事,正因为此,人们才不会一开始就不切实际,而是从小处着手,专注于一些更实际的改变。把小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做更大的事。

  丹尼尔·科曼(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数据预测,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4.5摄氏度。我们正在通过清洁能源的研发和运用,努力使上升的温度不超过2摄氏度。我们需要的不仅要作出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更需要有能力去实现技术创新,加大清洁能源的投资投入力度。

  阿龙·切哈诺沃(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我们团队是研究蛋白质是怎么被摧毁的,而在此之前,人们只关心蛋白质是怎么建立的,从“选题”上,我们就用到了逆向思维。要有这样的自信:别人说了应该这样做,我说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做出来。

  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的能力也有限,一生只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学习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是兴趣,喜欢自然科学,就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把其他事放在一边。所谓优秀不是单纯的考分高,而是能提出问题,就算是天马行空也行。

  阿达·约纳特(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不仅是大学生,而是从更小的年纪就要培养科学思维。在这方面中国的教育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年轻一代,要勇于提出问题,不要害怕。我接触过许多中国的孩子,他们很聪明,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就是不敢提问题,他们需要被鼓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