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海外乡情 > 正文

百年侨领黄仲涵:心系中国的“爪哇糖王”

2018年10月31日 15: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黄仲涵 心系中国的“爪哇糖王”(百年侨领(14))

  崔婕

  黄仲涵及其家族所经营的建源公司,是近代华侨在东南亚创业发展的传奇之一。有着“爪哇糖王”之称的黄仲涵,在主持经营建源公司的30余年间,使其家族及建源公司的影响力达到顶峰。

  黄仲涵祖籍福建同安,1866年生于印尼中爪哇三宝垄,自幼在华文私塾学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后又学习印尼当地语及英语、荷兰语。其父黄志信是建源公司前身——建源栈的创建人,黄仲涵从少年时期起即凭借过人的经商天赋,辅佐其父经营建源栈商号,使建源栈迅速发展,成为爪哇地区主要的华侨商号之一。

  1890年,24岁的黄仲涵接替其父主持经营建源栈,并被荷印殖民政府任命为“玛腰”,协助处理华侨事务。1893年,黄仲涵将建源栈改组为建源贸易有限公司,广招外国及华侨专门技术人员,购进西方先进设备,推行现代化生产及管理方式,为建源公司脱颖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1894年起,黄仲涵先后创办了5家糖厂,年产量达10多万吨,他也因此被誉为“爪哇糖王”;1906年,在爪哇创办黄仲涵银行,并在泗水设立分行,还经营7家保险公司;1911年,创办协荣茂及顺美两家轮船公司,拥有9艘货轮,往来于印尼、新加坡、马来亚各地;1918年,创建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木薯粉厂,年产木薯粉27万吨,创造了数千工作岗位,产品远销欧美各地。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发展,建源公司先后在印尼各大中城市及荷兰、英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地设立分行或办事处,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黄仲涵也成为20世纪初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华商。

  黄仲涵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出生并定居于东南亚,却始终保留中国国籍。在荷印殖民政府统治的印尼,华侨华人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连西装都不能穿。黄仲涵通过严正交涉,不仅使自己成为第一个穿上西装的印尼华侨,还以“玛腰”的身份正式向荷印殖民政府总督提出申请,要求允许华侨华人穿西装、剪辫子,并率先剪去发辫,从而对印尼华侨华人形象的革新、华侨华人地位的提升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黄仲涵对中国的感情还表现在他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注。1911年和1915年,他曾两次以“轩辕后人”的名义捐款,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国民政府为表彰其爱国义举,先后授与他一、二等爱国勋章。

  黄仲涵还以支持华侨社团及侨校的发展为己任。1912年至1922年,他连任6届三宝垄中华商会名誉会长,其间大力捐款救助祖(籍)国自然灾害、兴办华侨福利事业。1916年,他以担保人和主要投资者身份,带头倡办了三宝垄华英中学,其后又相继为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华侨中学、道南学校等东南亚地区的侨校捐款,兴修礼堂及教学楼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躲避荷印殖民政府所谓“战争税”等的巧取豪夺,黄仲涵愤而迁居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间,他曾与黄奕住等著名侨商相约,将资产转移回祖(籍)国投资建厂。但正当他着手筹备之际,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年仅58岁。

  黄仲涵及其家族企业的辉煌从19世纪下半叶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如今印尼三宝垄市仍有“黄仲涵街”。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