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大师小筑”助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

2019年09月10日 21:13    来源:广州日报

  粤北聚名师 岭南传薪火

  武水环绕、重山深锁。地处湘粤交界的坪石、连县,在70多年前的连天烽火中,迎来了群贤毕至、大师辈出的岁月,引领着当时国内学术的最高水平。

  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它们成为今日中大、华工、华农、华师、惠州学院、仲恺农学院等高校和华附、省实、广州培正、广州七中等中学的根脉所在。

  粤北的无边山林中,良师济济,教学相长,雍雍穆穆。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在远近可闻的枪炮声中,师生们在山林里、草棚中、在煤油灯下,在困顿中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于悲愤中涵养浩然之气。活跃在北江南岭中的那一袭袭长衫西装,与戎装相比同样有力量;那一支支钢笔、粉笔、毛笔,成为另一个战场上最锋利的武器……

  9月8日,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们又一次走上了这片于硝烟中薪火相传,赓续岭南文化命脉的热土。来自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们在烈日下联合乐昌及坪石镇的志愿者们分赴坪石老街、三星坪村、武阳司村等村落,为华南教育多处富有纪念意义的办学旧址进行环境清理、标识系统完善、纪念柱选点及挂牌、布展等工作。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共同重视下,在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等单位的积极推动下,依托南粤古驿道活化的深入,广东未来将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陈别、蹇登亮、江家敏、洪惠

  回访现场

  “大师小筑”助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

  9月8日一早,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来到坪石老街广同会馆,安装“国立中山大学坪石办学旧址”全套展示牌及中大新生入学试题。当年中大招录新生的一道道试题,在大半个世纪后读来仍令人不由得感慨当年要就读中大绝非易事。

  新生入学“国文试题”:“将文言文《韩愈进学解》翻译成白话;将曹孚所译的《见励志哲学》部分段落由白话翻译成文言。”而建筑工程系三年级转学的考试,除一门需要四小时的建筑图案设计外,还有素描、应用力学、建筑构造、透视和建筑史……透过发黄的纸张和斑驳的字迹,仿佛又听到了当年学子们的琅琅书声。

  据志愿者考证,1940年,中大在当时的校长许崇清的主持下迂回粤北,校本部便选址于今天的坪石老街,当时中大各学院分布在围绕坪石100里的范围内。

  据了解,“三师”志愿者团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多位教授,今年在坪石一带进行古驿道考察工作时,重新发现这片鲜为人知的华南教育遗址。经过系统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及整理,“三师”志愿者团队决定发起“大师小筑”活动。

  旧址将立纪念柱供后人瞻仰学习

  在三星坪的中大工学院旧址,省市志愿者们在当年的许崇清校长的旧居中进行环境整治。据悉,志愿者们还准备在各办学旧址附近的码头竖立纪念柱,用来纪念抗战时期华南及港澳地区高校师生浓厚的家国情怀及钻研拼搏的精神。这些纪念柱都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各届学子们捐资建造。柱面瓷片上将烤制对应学院的图像史料,包括学院标志、校歌校训、杰出师生、档案名册、毕业名册的图片。

  前天下午,南粤古驿道网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将有关论文集结在挂牌地的展厅,对公众展出。

  现场志愿者告诉记者,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在坪石这个广东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忘却记忆的场所举行一场纪念活动,显得特别有意义。

  翔实考证

  名师云集、群星荟萃

  据了解,在发现无数当年广东教育界在坪石的动人故事后,热心的志愿者先后向广东省档案馆、中大、华工等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与考证,清晰地还原了许多渐已模糊的细节。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进犯广东,广州随之沦陷,中山大学紧急西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9月,中山大学师生员工从云南启程往广东坪石,直到1944年再次迁校。中山大学在韶关办学4年期间,培养学子近2万人。”当时的中大校本部位于坪石老街。此外,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亦陆续迁址于水牛湾。

  大量师生中,一位位大师犹如群星闪烁。1941年的中大《教师手册》显示,当时中大教授183名,副教授42名,讲师47名,助教97名,总计教师374名。有朱谦之、陈安仁、岑麒祥、杨成志、钟敬文等文史名家,丁颖、邓植仪、张云、杨遵仪、吴尚时、陈国达、蒋英、梁盾强等各科名师,经济学名师王亚南、梅龚彬,戏剧名师洪深、许幸之,专攻古植学的名家斯行健。对丹霞红色岩系进行深入研究,还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概念与理论的吴尚时,其理论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连县是另一粤北教育中心

  随着资料整理、考证的深入,距离坪石不远的连县(今清远连州)也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走进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内,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所在地旧址保存完整。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教育厅迁至连县。

  1939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中从韶关乳源搬迁到连县东陂(现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借陈氏祠堂及一处大院办学,师生分散居住于村民家中。同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搬迁到连县东陂,林励儒任院长。《资本论》翻译者郭大力也被邀请到此任教。

  由于学校里活跃着一批地下党员及进步师生,学院及附中成立了学术团体、出版墙报、油印物,宣传抗日救亡。这些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连县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因而文理学院和附中有“红色学校”之称。

  1942年,学院搬至曲江。曲江失守后,于1945年重来东陂旧校舍。1942年附中因学院离开,独立成为粤秀中学坚守于此,在1945年迁至惠州,诞生了惠州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惠州学院的前身。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作为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为广东教育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声音

  坪石将继续见证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生态合作

  抗日战争期间,分散在粤北教学的广东高校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的学生。香港被日军侵占后,大批香港学生奔赴粤北,寻找到坪石教育基地。如出生于香港的黄本立院士,在香港陷落时还只是一名少年,他一人几经辗转才到达粤北坪石的培正培道联合中学,通过考试就读。

  1941年11月,香港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迁至水牛湾。而在香港、澳门的培正、培道中学网站上,也记载着从广州迁徙至坪石办学的历史,培正培道联合中学就诞生于老坪石。

  有志愿者认为,“乐昌坪石在抗日的民族存亡之际,正是一众学者贤师舍生取义地坚守着教育‘火种’,才有了后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可以说它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往昔。”

  也有志愿者认为,随着坪石、连县在华南教育历史不可或缺地位的确立,将为粤北生态区的建设增添新动能。

  未来

  衔接南粤古驿道保护,活化办学旧址

  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以坪石、连州为中心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规划正在拟定中。基地不仅可以真实地呈现那一段不容忘却的辉煌历史,更可以衔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盘活大量相关产业,反哺粤北人民。

  坪石镇政府则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依托丰富的不同学校办学旧址打造办学纪念地,吸引华南师生“寻根”与研学。明年,还将重点打造“杜鹃花音乐节”,利用当地杜鹃花品种营造花海,整体提升绿色景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