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青山绿水景常在 美丽侨乡梅州梅县好风光

2020年12月21日 11:30    来源:南方日报

  梅县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梅县样板”

  青山绿水景常在 美丽梅县好风光

  12月,冬日暖阳照射在梅县大地上。驱车驶入百年古村落——南口镇侨乡村,农家院落整洁怡人,宽敞的村道蜿蜒至稻田深处,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耸立其上,风韵不减,与远处群山构成了一幅独有客家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一路畅游,处处皆是好风光。这是梅县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梅州市梅县区榜上有名,成为此次广东省三家创建成功的单位之一。

  近年来,梅县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区的产业精心培育,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美丽“底色”,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广东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旅游景区到旅游目的地,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梅县区全域旅游正逐步实现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

  ●文:何苑妮 刘洪桥 曾健锋 温思媛

  更加好玩 打破边界 实现“处处皆风景”

  “北雁南飞梦千回,蝶舞倩影两相随。青山围楼伴明月,茶香酒醇天仙醉。”

  粤东地区唯一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梅州市雁南飞茶田景区坐落于梅县区雁洋镇,该景区自1997年正式营业以来,便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来梅州必来雁南飞,看客家文化先看雁南飞”,一度成为许多来梅游客的共识。

  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称的桥溪古韵毗邻雁南飞茶田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明、清时期兴建的十六座客家传统民居保存完好,质朴又不失宏伟,百年古民居——继善楼的建筑规模、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堪称客家建筑里的一朵奇葩,石桥、溪水、民居、古树构成一幅绝美的客家田园风光画卷,让来到这里的游客尽享恬静和舒适。

  2019年,雁南飞茶田景区投入3150万元,将原投资1.3亿元建成的桥溪古韵旅游资源纳入雁南飞景区,形成客家传统文化板块,通过完善核心景观、交通环境、服务质量、配套设施、标识导览等,深度挖掘客家文化、茶文化和生态资源等优势,全面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

  每天早上9时、下午3时30分,当游客走进雁南飞景区的茶情阁,便能欣赏到一场山歌表演和茶艺表演。漫步在茶田间,还能与山歌小分队偶遇,你唱我和,来一场妙趣横生的互动。逛完了雁南飞,还可以坐上免费的接驳车,前往桥溪古韵继续游览。

  如何理解全域旅游?梅县区的其中一项做法就是打破边界,变小景点为大景区。

  “全域旅游,需要跳出原来狭义的旅游概念,不仅限于景区景点。”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章广润认为,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把旅游的视野从一个具象的景区扩大到一个地区,全域旅游模式应时而生。这是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铺开梅县区全域旅游地图,以中心城区为轴,向北蔓延着一片青翠,阴那山、灵光寺、雁山湖等风景名胜星罗棋布、景色秀丽,往南则有侨乡古村落、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生态人文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目前,梅县区境内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1个省级、3个市级、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1个市级、12个县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5.37%;拥有20多处国家级古村落、古镇、古街区,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该区接待游客量达20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70亿元,带动旅游就业7万多人。

  “梅县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景区数量雄冠全市的旅游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实现‘风景这边独好’。”章广润说。

  更多玩法 “旅游+”释放 “1+1﹥2”融合效应

  火树银花,梅江花月夜。

  12月19日晚,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以下简称“客都人家”)热闹非凡,全球首台客家文化主题实景演出《原乡》带妆联排。据悉,该剧将于12月25日客都人家正式开业之际公演。

  “客都人家”位于梅县区丙村镇,毗邻叶帅故居和梅江河,由上海翼天文旅集团倾力打造。作为全球首个以客家文化为载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2000余亩,内设客乡老街、《原乡》实景演艺、悦麓度假酒店、文创产业园、康体颐养社区及会展中心六大板块。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梅县区突出多业融合,拓展全域旅游业态空间,坚持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养融合,不断丰富新业态和新产品供给,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业产区变景区。

  对于农业大区梅县区来说,发展“旅游+农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以梅县区大坪镇雷甘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为例,该村通过引进小龙虾养殖产业、打造立体观光农业,将产业重心从种植蜜柚、西瓜等传统种植业,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利用村里原有的老屋,改建了一座小龙虾体验馆,配套建设了垂钓体验池塘。”基地负责人张念祖介绍,游客来游玩的时候,除了可以品尝新鲜的小龙虾,还可以亲自垂钓小龙虾、到基地采摘新鲜水果,体验田园乐趣。

  从“种庄稼”到“种风景”,一块土地实现两种经济效益。

  在“旅游+体育”方面,梅县区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做强文旅产业,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开发徒步、马拉松大型赛事等旅游产品,举办了一系列有规模、有水平、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在梅县区举办的客商银行·2019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马拉松赛更获得了由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银牌赛事、红色文化特色赛事奖项。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根据外地参赛者抵达梅州和离开的情况来看,近三成外地观众和选手逗留时长超过3天,叶剑英纪念馆、雁南飞等地成了选手赛后玩乐去处。

  此外,梅县区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打造了叶剑英纪念园、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教育基地,松口古镇、桥溪古韵等独具客家文化魅力的景点景区,“细柚”旅游IP,为梅县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文化活水。

  梅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戈峰认为,“旅游+”的推进,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潜力,也让全域旅游发展有了更多落脚点。事实上无论是旅游业,还是农业、教育、健康休闲等产业,一旦能够以创新的方式实现有机结合,就会产生“1+1﹥2”的融合效应。

  近年来,梅县区整合71.1亿元涉农和部门资金,提升“快进慢游”旅游交通、沿路沿线景观节点,完善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便民惠民服务设施;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模式,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打造“相约梅县”和“一部手机游梅县”线上文旅平台,真正实现畅游梅县“零距离”。

  成果共享 探索全域旅游扶贫 富民新模式

  “会发光的火龙果!你见过吗?”近期,南口镇侨乡村“会发光”的火龙果频频亮相本地媒体,刷屏梅州人的朋友圈,迅速成为当地又一网红“打卡点”。

  “这是我们引进嘉园农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火龙果示范园,每天晚上园内2500盏LED灯便会同时亮起,如同满天繁星,场面壮观绚丽。”侨乡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增明介绍,夜间催花补光技术可以在秋冬季节增加火龙果的光照时间,不仅可以起到催花效果,实现提早开花、挂果、成熟,还能提升火龙果的甜度和口感。

  潘增明说,在2018年成立自在侨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以户为单位入股参与发展的基础上,今年5月,合作社以充足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集约连片村集体土地,引进壹嘉农业公司、嘉园农业有限公司等到侨乡村发展培育火龙果、杨桃、玉米、水稻等特色农业,以及亲子农场等乡村旅游项目,持续促进村集体、农民增收。

  如今,像侨乡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梅县区有很多,以乡村民宿、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各式业态快速发展,依托乡村振兴新标杆建设,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富民机制,带动一方经济的增长。

  雁洋镇长教村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租赁村民土地,吸纳村民就业,成为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范例;松口镇大黄村探索“党组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并统筹集体收益和乡村振兴资金,探索旅游开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梅县区近年来主要旅游乡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旅游扶贫富民成效显著,在打造“山水梅县·客韵乡村”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十三五”期间,梅县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景区建设和提档升级,深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业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小景区“串珠成链”,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游客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十四五”规划中,梅县区将继续在旅游业上发力,提出打造百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当前,全域旅游让旅游业开发建设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红线,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保障旅游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带来金山银山。”涂戈峰说。

  日益提升的旅游品质,处处彰显梅县的迷人魅力,不断促进城市发展与全域旅游相融互通、共进互促,一幅“全域风景、步步皆景”的美丽画卷正加速铺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