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公布施行

2021年01月29日 16:35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成都1月29日电 《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已于1月27日经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条例》出台有哪些“幕后故事”?将如何影响大家的生活?四川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和四川省侨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作出解答。

  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的出台有着历史启示与现实需求。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华侨始终心系祖国、情系家乡,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华侨华人在川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公益捐赠近7亿元人民币,在川侨资企业超过8000家。他们长期致力于四川经济社会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和民生事业发展,是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深度参与四川高质量发展,他们在川的身份认定、社会保障、投资创业、子女教育、慈善捐赠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日益突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保障甚至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四川省现有的涉侨法规已不能完全满足华侨权益保护的现实需求,亟待地方立法给予保障,这既是广大华侨的期盼,也是为侨服务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条例》全文共三十八条,在原有《四川省华侨投资权益保护条例》的基础上,依据和参照了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将散见的有关华侨权益保护的条文予以分类衔接,汇总整理。

  一方面,《条例》在法制统一原则下也凸显了地方立法特色,重点在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好衔接上下功夫。比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将华侨持护照办理事项扩大至10个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在华侨投资权益保护方面规定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依据《民法典》,对征收华侨不动产或者投资的规定进行了完善;将华侨近亲属的权益保障与《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进行衔接,纳入相关政策,体现四川特色。

  同时,《条例》也结合侨务工作实际做了一些创新规定。比如:规定了华侨境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和成果可以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为华侨专业人士在川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待遇;规定了地方政府应当开展对华侨历史文化遗产和华侨捐赠项目的保护工作,将更好地保护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凝聚侨心,增强海外华侨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亲近感。

  据悉,《条例》始终贯穿“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理念,紧密结合四川实际,内容涵盖华侨在川生活、工作、发展的各个方面,旨在全面维护华侨在川的各项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四川对华侨华人的关心和关爱,对进一步发挥侨胞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四川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吸引全球华侨积极参与四川高质量发展,助力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