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 地方侨务 > 正文

汕头首创“侨房管家”,解侨愁,暖侨心

2023年11月16日 13:25    来源:南方+

  百年侨宅如何守护传承?汕头首创“侨房管家”,解侨愁,暖侨心

  “现在社区有专人帮我们管理老宅,我再也不用担心老宅的卫生和安全问题,让我们可以守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宅,守住我们的根。”近日,居住香港的侨胞洪华特意录制一段视频,感谢家乡工作人员为他家族老宅管理作出的努力。

  洪华的老宅位于汕头市濠江区东湖社区,是一座有着超百年历史的侨房。过去老宅无人管养,如今有专人管理,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当地政府推行的“侨房管家”服务。

  作为汕头2023年为侨服务十件实事之一,“侨房管家”服务通过与侨房产权人签订管家合同,社区管理,确保侨房维修、养护及时,并实现产权人24小时在线监控。部分活化的侨房更改建用于公益事业或出租,所得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实现以房养房。

  如今,仅在东湖社区,就有30家侨房纳入“侨房管家”管理。一家家侨房的活化,除了留住海外侨胞的乡愁记忆,更带旺了当地乡村旅游。

  焕新生 

  百年侨宅活化利用

  侨批、海员证、收音机、挂钟、煤油灯……走进东湖侨博馆,一件件年代久远的展物,向到访者诉说东湖社区800多年的侨乡文化史。

  东湖社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东湖人移居海外谋生、创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社区内流传着“家家有番客,户户有侨亲”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东湖社区现有旅外乡亲约1.3万人。

  早期“过番”的华侨,在致富的同时不忘故土乡情,他们陆续在故乡筑基建房,留下了一幢幢东湖侨房。如今的东湖侨博馆,就是从李月德、李喜德兄弟修建的“德庐”月德楼升级而来。

  月德楼建于1948年,是旧时东湖社区唯一中西合璧、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半个多世纪以来,月德楼曾经的辉煌被岁月冲刷腐蚀,变得老旧破败,直到2022年,“侨房管家”服务的推行让月德楼迎来新生。

  东湖社区在征求李氏兄弟后人的意见后,决定通过修缮加固建筑围护结构、更新室内空间、规整陈列布展等方式,将月德楼打造成集党建、村史、侨务和淑芳亭于一体的社区型博物馆。东湖侨博馆因此成了汕头市首个社区级侨博馆。

  月德楼的成功改造,开启了东湖社区侨房的活化之路。

  建于1919年顺琴故居,是一座面池而建的四点金侨房。侨房内至今保存大量彩绘壁画,有传统题材,也有海外风情,记载当时华侨的海外生活信息,是研究潮汕华侨拼搏奋斗历史的重要资料。然而,顺琴故居的后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到香港打拼,由于常年在外,无法妥善管理和维护顺琴故居。

  “幸好社区工作人员找到我们,说社区成立‘侨房管家’,有专人为我们管理老宅、盘活老宅,为多年闲置的老房子增添活力。”顺琴故居后人洪华表示,家乡老宅的管理问题一直是他忧心的事。

  让东湖社区工作人员欣慰的是,洪华不仅同意“侨房管家”服务方案,还愿意利用老宅为家乡作贡献。东湖社区党委委员林钊告诉记者,顺琴故居后入与社区签订了侨房管家委托协议,同意把顺琴故居的使用权无偿交给社区,用于开展公益活动。

  如今,东湖社区不仅为顺琴故居解决了卫生管养、日常维护和安全问题,还安装了视频监控。常住香港的洪华也经常通过网络,实时察看老宅的改造情况。

  增人气 

  探索“代管”“托管”模式

  截至目前,东湖社区已有30家侨房纳入“侨房管家”管理,实现了“一房一议”“一厝一管”。而一家家侨房的活化,不仅留住海外侨胞的乡愁记忆,更为当地乡村文旅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每天上午10时,林旭东都会准时来到位于东湖社区的工作室。这家专卖咖啡饮品的工作室,位置刚好在顺琴故居附近,今年5月才开门迎客。

  林旭东是东湖社区居民,之所以在家门口开设咖啡店,看中的正是越来越多的侨房活化带来的文旅发展前景。在他看来,东湖社区是知名侨乡,华侨文化资源丰富,再加上周边有海水泳场、技工院校等,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固定客源,经营咖啡店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东湖社区自然环境很好,我的店门口有个大池塘,旁边有百年侨宅,村道也很有特色。”开业半年来,林旭东根据社区环境特点和时下流行趋势,不断调整咖啡店的经营模式。他购置了一批网红露营设备,让顾客可以在池塘边,在大树下,或在侨房前品尝美食之余,还能拍照打卡。

  渐渐地,林旭东的咖啡店在当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如今,东湖社区周边技工院校的不少师生都是他的固定客源。一到周末或假期,更有市区的旅客慕名前来打卡。

  “目前生意不错,我对未来很有信心。”林旭东说,他的咖啡店正是在“侨房管家”服务中向社区租赁的,由于租金不高,减轻了他开店的经营负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咖啡店也带动了更多的创业者加入。如今在他的店面旁边,还有烘焙店等业态正准备营业。

  在东湖社区,当地还根据成片侨房的优势,打造了一条“侨房管家”示范街区——卓厝巷。卓厝巷以当地望族卓氏命名,巷子内保留着多座完整“四点金”潮式建筑和家塾祠堂,多为旅外乡亲修建而成,目前已有多家侨房纳入了“侨房管家”管理。

  “我们希望通过侨房的盘活,丰富社区业态,带动侨村旅游的发展。”林钊表示,“侨房管家”服务当前正加快推进,他们希望盘点更多闲置的侨房资源,通过接受侨房产权人的委托,对受委托管理的侨房采用“代管”“托管”等模式,依法对侨房进行必要的安全养护、保育活化和运营管理。

  暖侨心

  做好为侨服务“十件实事”

  事实上,“侨房管家”服务作为汕头2023年为侨服务十件实事之一,覆盖的范围远不止东湖社区。

  濠江区以东湖社区“侨房管家”为先行示范点,在全区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其中包括,研究制订保护机制,出台具有濠江特色的“侨房管家”政策,做好顶层规划和底线保护;创新管理方式,树立“合理利用也是保护”的理念,盘活侨房资源,护侨益暖侨心。

  对于这一举措,香港东湖同乡会会长卓训标表示,“侨房管家”服务是真正为侨服务的创新举措,旅外乡亲都很支持,自己也会积极参与到该项行动中。

  除了“侨房管家”服务,汕头还提出以小切口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在华侨试验区设立华侨之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侨心桥”公益项目、设立线上线下“涉侨政务服务专区”、全方位打造涉侨权益司法保护体系、举办侨企侨商名优特产产品展销会、开办华侨子女艺术特色班、开展“惠侨寻根之旅”、设立海外潮剧传承中心、实施年老和低保归侨关爱行动等,提升广大侨胞侨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其中,设立在华侨试验区的华侨之家,已引进11家企业、3家侨团商会,有31家海外侨团商会在联络点入驻挂牌。

  “侨心桥”公益项目为汕头60周岁以上的归侨侨眷,提供紧急呼援服务和送医送药、保洁维修等家政服务。目前,该项目首期服务的归侨侨眷已录入162名。

  “惠侨寻根之旅”截至目前参加人数已超过300人,通过活动让海外侨胞体验汕头侨乡的风土人情,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汕头市侨务局表示,当前汕头正加紧筹办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两大盛会”,侨务部门将继续关心关注侨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为侨服务“十件实事”为抓手,不断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采写】南方+记者 杨立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