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农历二月初七
搜 索



北海侨办主任王慧才:努力改变两个“弱势”地位

    华声报讯(本报记者 王凱):广西北海市城区人口只有30多万,在中国只是一个小城市,但北海籍的海外华侨华人逾6万,国内的归侨侨眷也有6万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侨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北海的“侨”字号群体仍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帮助侨界摘掉“弱势群体”的帽子,进而提高侨务工作在当地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成为北海市侨办主任王慧才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侨务干部培训班上,记者采访了王慧才主任,自称是“侨务战线的新兵”的她从事侨务工作时间不长,但对侨务工作体会很深。
    
    改变侨界“弱势群体”形象
    
    王慧才认为,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海市的侨情有其特殊性。北海的归侨侨眷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在越南排华期间返回祖国的,可以说是北海市归侨侨眷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归难侨由于在越南受到了各种迫害,归国后可以说身无长物,生活非常困难。因此,做他们的工作就区别于其他一些城市做那些50、60年代学成归国的归侨侨眷的工作。如何解决越南归难侨的困难是北海侨务的重点工作和核心问题。
    
    “侨办为侨服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归侨侨眷富裕起来。”王慧才说,现在部分归侨侨眷的生活困难是个长期以来的遗留问题。在一些归难侨刚回国的时候,国家为了照顾扶助这些归难侨,都把他们分配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并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些华侨农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一些企业的效益下滑,很多归侨侨眷也面临着下岗等问题,生活比较困难。如何帮助他们就成了侨务工作者的责任。
    
    王慧才表示,应该给予广大归侨侨眷输血性救助,鼓励归侨侨眷自力更生,投资生产项目,壮大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让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归侨侨眷摆脱贫困局面,在发展中走上富裕之路。
    
    王慧才介绍,2002年,北海侨办就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们投资帮助华侨定居点的农场开发了十口水井,其中第一口井就在干旱期间创造了人民币25000元的灌溉收入。他们打算把这种投资生产的做法广泛推广,帮助更多的归侨侨眷走上自力更生的富裕之路。
    
    改变侨务工作“弱势地位”
    
    在访谈中,王慧才反复强调要改变两个“弱势地位”,一个是归侨侨眷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一个是侨务工作在该市整体工作中的弱势地位。
    
    王慧才说,在北海市有这种说法,归侨侨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于这点她表示赞同,但说到侨务工作在当地的“弱势地位”,她认为是不正常的。
    
    她说,目前在北海,归侨侨眷由于种种原因的确处于弱势地位,但这个群体本不该成为弱势群体。侨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辅助归侨侨眷富裕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成为其中的强者,她表示希望有一天,人们提到归侨侨眷时能不再用“弱势群体”这个称谓,这也是她的工作目标之一。
    
    王慧才表示,由于北海侨办从外事机构中独立出来时间不长,队伍的素质尚有待提高,目前应该承认,该市的侨务工作在全市的整体工作中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她介绍说,全体侨务工作者不断探索,努力让侨务工作改变目前的地位,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
    
    首先,北海市侨办努力让侨务工作的内容渗入该市的日常工作之中去,并帮助市领导班子树立侨的观念,并主动介入市里与侨务有关的各项工作。比如,市领导一级的代表团出访,必然要加入侨务的内容,访问当地华侨代表、推动华侨华人归乡投资等等。近年来,通过侨务工作的努力,先后促成了北海市与印尼华商联合开发渔业,东南亚地区北海产品推介会等合作项目。通过侨务工作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促进,扩大了侨务部门的声音,提高了侨务部门的地位。
    
    其次,侨办非常注意把侨务工作和外事工作相结合,努力形成侨务和外事的合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90年代以来,北海的外事活动十分活跃,外事工作在地方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侨务工作可以借助外事工作的优势来为侨务服务。
    
    “搞好侨务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侨务队伍至关重要,”王慧才说,北海侨办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队伍的素质,抓好工作的同时不忘抓队伍的建设。在工作中大力强调对侨务工作的责任心以及对华侨归侨的爱心,虽然面临人手少、工作量大等困难,但他们积极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做一个高素质的侨务工作者。在硬件上,侨务部门从2001年的只配备一台电脑发展到如今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这支队伍正在向成熟、高效迈进。”
    
    王慧才说,在北海市的经济发展中,华侨华人为北海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海吸引的外资中有80%-90%来自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地区。做好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非常重要。她表示,北海侨办是个小侨办,她所在的岗位是个平凡的岗位,但她将和所有北海市的侨务工作者一起,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让小侨办办成大事情。她对北海侨务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